有事,无非也就是叔侄相争。

    这是老戏码,不稀奇。

    作为辽王的姻亲,按郑守义揣测秦光弼显然应站李洵一边,与李老三就不该是一国的。现在秦光弼来见自己,说明什么?

    大李没事,还是李老三已经完蛋了?

    不是没有可能。据说淮南杨行密死前担心舅哥闹事,趁着还没咽气把舅哥诓进城弄死了。为保儿子上位,李大郎对李老三下手也不是不可能。

    他老李家兄弟阋墙的事干得少了?

    可是,看看幽州如此平静,秦光弼也如此淡定,又不像呀。

    据他所知,李老三的辅军可有不少就在城里。而且,以郑某人对李老三的了解,嘿嘿,别看他是个小白脸,但绝不是逆来顺受、坐以待毙的性子。

    尤其最近细思这厮的作为,郑二都暗暗惊心,这老小子藏得好深。

    总之,有人敢对他下手,李老三肯定要拼命。

    闹起来,不可能这样平静!

    秦光弼笑曰:“郑大帅驾到,我来迎一下,有何不妥么?”

    郑守义反手捉了他的手腕,道:“哎,老秦,你我二十几年老兄弟了。你给我透个底,究竟怎么回事?”

    本来老郑琢磨着,只要朔州大军稳当当,他在幽州就安如磐石。可是真的要进城也不免心里犯嘀咕,这是刀尖上跳舞,刀口上舔血啊。

    说话间,眼神就往城头狠瞄,也没发现有什么异样。

    看老秦耍花枪,郑二默默打定主意,老小子敢耍花样就拉他挡刀。

    秦将军被扯着膀子,神情略顿了一瞬,也不知是否感受到了郑守义的紧张,也不知是否回想起当年老郑拿下单无敌、李存信的伟绩,展颜笑道:“你这老粗,瞎想什么?

    照规矩办,让队伍往城南军营驻扎,你随我进城,侍卫至多百人。”说着,秦光弼轻轻握了老黑一把,表示让他放心。

    郑守义看看前面巍峨的雄城,第一次感觉这城是如此难进。

    但来也来了,不论龙潭虎穴都只能走一走看。

    不好就这么扯着老秦,便松开手,只是郑守义的一手始终距离刀柄不远,随时准备拼命。

    心里再将朔州的局面盘算,郑守义感觉应该出不了岔子。除非李大、李三疯了,否则不应该对他郑某人不利。终于把心一横,让大队去军营驻扎,自领了几个干将进城。

    秦光弼陪着郑守义直接进入子城。

    这里郑守义来过多次,那年新春,还在此看了李家兄弟放孔明灯。

    印象中,那个孔明灯很大呐。

    夜里喝大了酒,在城头上蹦蹦跳跳,李三郎没少跟他说胡话。

    此时此刻,郑大帅只觉着这条路特别漫长。

    心绪非常不宁,脖颈子发冷。

    甭管他做了什么准备,进了子城,这就是进了人家的地盘,揉圆搓扁全在他人一念之间。他郑某人已经是那案板上的一条肉,这感觉极其糟糕。

    极其糟糕。

    兜兜转转,直接就被领进了一间偏殿。

    午后的日光温暖和煦,映得屋内明亮柔顺。

    李崇武在坐榻上,面前放着矮几,一手端着册子,一手拨弄着一盘珠子噼里啪啦。那是个黑色的“日”字形木框子,中间穿着许多排木珠子。李老三的手指有节奏地拨弄珠子,偶尔停下来看一看手里的册子,似乎在核对什么。

    几个侍从立在周围,均双目看地,安安静静。

    看秦光弼领着郑守义进来,李三郎放下手里的物件,下榻迎出来,牵着二人的手,将秦、郑两人引在左右坐下。

    李老三身着素色麻布圆领便袍,裹着黑色幞头。

    李老三在这里,那么,李大郎呢?

    郑守义与李老三也有日不见,似乎没什么变化,但又依稀有些不同。

    落了座,场面有些冰冷。

    郑守义很想问一问李大何在,可是又说不出口。

    少片刻,李老三直入主题道:“郑兄,想必,你也知道为何请你回来。”

    来前郑守义设想了种种可能,也想象了许多应对之策。其中,他最害怕的就是李大为了传子,也弄出一个杀大将杀兄弟的事情来。

    这不是完全不可能。

    因为,这种事他郑守义就思考过。

    在看到李老三的那一瞬,郑守义知道这种可能恐怕不存在了。

    再听李三这样开场,老屠子敏锐地意识到,李大郎恐怕是不在了。

    而一旦意识到大李子可能已经归西,郑守义先是一股轻松,那压在他心头的巨石仿佛瞬间就不翼而飞了。紧接着,郑二想起这些年与大李子的情谊,就不免有些伤感。

    自家大哥早早去了,如今大李子也要去了,或者已经去了。

    郑守义感觉眼前有些迷茫。

    而且,更大的谜团开始在郑守义的心中徘徊。

    李洵呢?

    李老三想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蜻蜓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