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整。

    李弘规眼角不断向东边探望,但就是不见援军到来。

    亲领骑兵出阵的梁公儒回来了,盔也丢了,甲也歪了,狼狈不堪。

    匆匆整顿人马,折了二百来骑。

    正拿着手巾擦灰,梁公儒忽觉东边有变,站起在马鞍子上望了望,心中狂喜,抬手向东边偏北一指,高叫道:“赵王到了!援兵到啦!”

    梁公儒一声喊,引得李弘规也回头去看,啥也没看到啊。

    但是咱李弘规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心思电转,自觉掌握了老伙计的苦心。想必,梁公儒是欲以此激励士气呐。便也高声道:“赵王援军将至,杀退来敌,与赵王会师。”心想,反正士卒们啥也看不见,根本不担心穿帮。

    岂料他才说完,真就看到地平线下隐约有大军靠近的迹象,尤其东边那扬起的烟尘,原来是如此迷人。

    大王到了。

    赵王真的到了!

    梁军几乎同时看到了东边的异动。

    王彦章所部和神捷军总计五千余人位置靠东些,最早发现异常。虽然不知道来者何人,但必定是敌军援军不假,因为自家队伍绝不会从那边过来。

    原本有意保存实力的王彦章知道事情紧急,再不敢惫懒,目测敌军援兵好歹还有十几里距离,便迅速与神捷军的指挥使韩瑭、胡赏两个合计,立刻发起总攻,必须赶在敌军援兵赶到之前将赵军击溃。

    为此,哪怕再承担一些损伤,也在所不辞。

    韩勍位置偏西不少,中间还隔着个赵兵的大阵,其实还看不到敌军援兵要到。可是他见王彦章突然动了,而且是全军压上,韩勍立刻意识到战机有变,也毫不迟疑地下令进攻。

    这就是梁将之间的默契。

    两边的梁军几乎同时发起进攻,李弘规就有点懵。

    爷爷援兵到了,你们不应该缓一缓放我走么?这么拼命干嘛?

    在死战与速走之间,李弘规略作沉吟,果断选择了快跑。有了之前赵兵有序撤退的成功经验,李弘规感觉没啥问题。

    此情此景,李弘规一门心思只想跟大王赶紧会师。

    令下,赵兵迅速行动,向东行走。

    王彦章这路确实兵少,若赵军能够像刚才那样有序行动,很可能真就全身而退了。毕竟,冲训练有素的步兵大阵,辽王的铁骑不行,梁骑照样也冲不动。

    略作一点说明。

    大军结阵撤退是怎样撤退呢?

    前文说过,唐军的军阵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五十人或一百人的小阵为基础,小阵叠中阵,中阵叠大阵。将领可以根据需要,让军队进行排列组合。

    比如,二千人的大阵,可以是四个中阵组成,假设从左到右编号为一、二、三、四。想要有序撤退,就先由一、三站定不动,二、四先后退五十步站定,一、三阵再向后撤一百步站定,如此循环往复。

    就好似两个人四只脚并排行走一般。

    若敌军不来最好,迅速就脱离了战场。

    若敌军来也不怕,就这样交替掩护撤退即可。

    这在唐军,是基础队列操练内容。

    面对如此军阵,进攻一方的优势如果不大,其实也没有太多办法。

    问题在于,赵军得能有序行动啊。

    前面是没见着援兵,军士们知道乱了必死,所以还能维持纪律。此时眼见援兵到来,赵兵本就疲累非常,紧张了这半天,军心一下就浮躁了。

    什么叫做归心似箭?

    眼望援兵近在咫尺,人们便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尤其站位最东边的军士,看真了援兵就在眼前,腿脚是越走越快。

    这军阵轮转之法就开始乱套。

    按规矩该停的就有人不停了,该走一百步的,就免不得多走两步。就算不走多,也要步子迈大一点。

    直到出现了第一个逃兵,左右一看,他跑了,爷爷也走了吧。

    第一张骨牌,就此倒下。

    王彦章敏锐地察觉赵军有溃乱迹象,立刻蹬了步兵兄弟,开始自己表演。

    正所谓归师勿遏,此时赵兵刚乱,过万大军只是东北松动。

    此刻直接撞进去还很危险,容易引得赵兵跟他拼命,弄个不好就被乱兵裹了,那才是哭都哭不出来。所以沙场老油条王铁枪没有一头攮上去,而是偏西兜转,意图将西边的赵兵也给搅乱,然后撵着溃兵,来把倒卷珠帘。

    这溃退就似瘟疫,一旦开始就止不住。先是东北一角,而后整个军阵在求生欲和梁兵的双重刺激下,向东越走越快,越走越乱。

    终于,哗啦,彻底完蛋。

    上万人开始不管不顾地向东奔跑,一个个丢盔弃甲,只怕跑慢了,人人均恨爷娘少生了两条腿。

    得,成德兵的最后一项技能也告破产,彻底一无是处了。

    军心士气就是这样,从胜利走向胜利,就越打越有信心,越打越强。很多时候,胜败就在一念之间。有了这军心士气,事情就能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蜻蜓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