勖可没认账。何况代北是朱邪家根本,弃代北如断双腿,岂能弃之?”

    刘三闻言,愣怔片刻,垂头不语。

    老铁匠张顺举是义武镇节度副大使,多年身居高位,也养成了自家气度,只看他面目狰狞依旧,道:“若我大军离镇,汴兵会否北上?”

    这些年,郑守义征战在外,常以张顺举守家。老铁匠也将这义武当了自家产业经营,已在易州建了水碓打铁,在定州也搞了一排水车做工。对于出镇作战,老铁匠的态度比较谨慎,特别关心汴兵的动态。

    搞建设不容易,这要是被人掏了,损失惨重啊。

    不过郑大帅如今的心态跟舅哥不大一样。

    易、定逼仄,没有前途。他对打河东如此积极,其实藏着图谋。

    嘿嘿,河东广大,打下来得有人看管吧,爷爷出了大力,是否应该近水楼台?咱黑爷盘算着,若能移镇河东……

    嗯,这个大李子未必肯,但是将河东拆一拆呢?

    这阵子郑大帅没少读书,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有些体会,没事就对着舆图琢磨,寻找出路,倒是颇有心得。

    塞内好是好,温暖又富庶,可是危险啊。准确地说,是离汴州越近越危险。

    传说瀛、莫已迁走三四万户,移民还在继续。

    从魏博那边也过来不少人,有些是掳掠的,有些是自己跑过来的,甚至许多都到了易、定。

    魏博乱成这样,义、定看看就不安全,再加上有丁会这么一档子事,郑大帅就总琢磨着要挪个窝。

    其实辽王设平卢军,老黑都有点心动。

    他跟梁兵多次交手,敌我的虚实郑爷心里有数。

    梁军也就是骑兵少了点,可是人家步军强啊。塞内河网纵横,又是城连着城,只要自己不犯傻,捕捉战机并不容易。

    再说,从前梁兵骑军少,多少还能欺负一下,捞点便宜。如今人家骑兵也上来了,纵然做不到上千数百里横跳,但是也就够用。

    中原之地,还是城池争夺,其实人家也不用拼骑兵,就拿步兵堆,步步为营,他老黑就没辙。也就是汴州四战之地,梁兵虽众却不能专力,否则还玩个屁,洗洗睡了吧。

    上次打秃头蛮郑大帅就发现,小白脸一心想离塞内战场远点。彼时咱黑爷还没细想,如今再看,就觉着很有道理。

    你看蔡海江如此嚣张,敢跟老牛叫板,为什么?不就是手下弟兄给力,腰杆子硬。那老蔡的兵为啥给力?那就是老汴兵打底呀。

    有软柿子不捏,非要啃骨头?何必呢。

    汴州是好,比卢龙富裕许多,可是跟爷爷有啥关系?

    胡儿穷是穷些,可是好打呐。

    郑大帅是真的想过回山北做大王,只因他知道这事没戏,所以就没开牙。

    拿下河东,南边晋阳也不要去,就在朔、代那片落脚最好。往北可以进草原掳掠,南边靠着晋阳,西边有黄河为凭,东边是太行山。如果大李子能将朔、代、云、蔚都给爷爷,那就更好了。

    钱粮问题,郑爷也想好了。缺钱就找大李子要,中原打仗,有好就处上,实在打不过,该撤也就撤了。

    至少不用像现在这样总担心被人掏老巢。

    当然,这些计较都还只在郑也心里打算,未跟任何人提起。那天那个啥兵法怎么说的?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

    嗯。

    就是这个道理。

    边上李老三已经给张顺举做了解释。“这两年,朱温又忙着称帝,又要忙着整顿军队。重点是整顿禁军,搞了个什么龙武、神武、羽林军之类,又从各镇各地抽调精兵补充晋军,弄到现在都没忙活完,且顾不上咱呢。

    要么你看这次打潞州,都是陕虢、同华、魏军顶在前头。

    李思安带了点老汴兵转一圈就走了。

    牛存节领着龙武军趴在洛阳多久了,就是不动手。

    潞州溃败,总要收拢败兵重新整顿。

    据说李茂贞在关中闹得凶。汴兵虽众,屁事也多,除了这边,南面还有个淮南,荆南那边似乎也打起来了。我军西击河东,等朱三知道怕不都打完了。

    再说,就算知道得早,这老小子恐怕也不会立刻动手。两虎相争嘛,那不得等咱两家打个两败俱伤他再来摘桃子?

    我看此次仍以精骑为主,幽州尚有四五万主力未动,暂时不必顾虑汴兵。”

    掌书记张泽道:“刘帅那边怎么说?”对于李三前面的这些判断,张书记都很认可,他担心的是刘守光,毕竟李大帅是从老刘家手里夺了卢龙。如今辽王不在,李三这看看也要往西走,若此时这厮勾结梁朝怎么办。

    相比于敌人,张书记更担心队友。

    李老三道:“义昌估计才忙完春耕,刘守光正忙着回血,不大可能闹事。”

    眼见众将对于去河东捞一把都很积极,郑大帅感觉吹风也差不多足够,就发言总结道:“河东山多谷狭,不利于大军纵横。那边已有李头数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蜻蜓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