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就算一人一马也得三万匹。那会儿他还有一万骑在后面看家,你算算,没个十几万匹可能么。成德军亦源出安帅,我记得主力就是骑兵。人才不缺,回鹘儿本又好养马。”李三郎有点奇怪,道,“卢郎,我印象你们当初跟着李匡威,老在成德打啊,怎么不知道?”

    卢八有些不好意思,道:“打是打过,俺却只管陷阵,没往这上想过。你这一说还真是,印象成德军马是不少。”

    说到马,二郎扯住李三道:“你那牧监怎地了?甚时能给我好马。”

    “别急别急,就好。”李三瞅瞅黑爷胯下是匹四尺五六寸的马爷凑数,道,“你那匹母马不是留在马场等配种么,该能生个好驹子。咱们有个秘法,马驹子定然长得好。”

    “这你都知道?”这次来前,他从自己军里挑了批个头不差的母马,送去马场给配种。为此,老黑专门留下安娃子伺候那些畜牲,还专门寻了于谦帮忙。

    李三得意抬抬下巴,好像无所不知的样子。

    说到马,武夫哪有不来劲的。卢涵被勾得心痒,凑趣道:“李司马,咱那牧监现有多少马了?”

    李三脱口而出:“我没记错得话,有一万多。”

    卢涵有点算不过账,道:“才这点?”不对吧。

    “你是问马场,那就一万多没错。我给你算算啊,”李老板如数家珍地说,“去年从秃头蛮那儿拢共得了四万余不到五万,给山北各寨分了六七千,剩下三万多不到四万。后来去诸送了些来,又买了些。可是几场仗折损也大,刨去损失,再加上出塞自带的,总数是不小,但大都在各军养着,放在马场就只有万多。”

    “哦。总共多少。”

    “全都算上没有五万也差不多,但有些是马驹子,还不能用。”

    卢涵暗暗咋舌,李家兄弟是真能生发,郑大哪里比得。他们跟着李匡威火里血里卖命许多年,最辉煌的时候,也就三千来人,六千多匹马骡,勉强一人两马,行军还得腿儿着,跟随步军行动。

    人家这才几年!

    ……

    一路闲话,到了博州的州治聊城。

    他们这近千匹马浩浩荡荡走在路上,声势很是骇人。陈新国早一步,带着五十匹马的见面礼去交涉,以免引发误会。快到城下,有队人马迎出门来,顶头是个四五十岁的壮汉,身材略略发福,四四方方国字脸,杏眼浓眉,一脸络腮胡子,暗红色的绣花圆领锦袍,黑色幞头红头绳。

    一个字,靓!

    陈新国介绍道:“史帅,此乃李司马,这是李什将。”又来介绍这中年汉子,“这便是史帅。”

    不待他人开口,便听这汉高声说:“唉。俺小小一个副兵马使,算个甚狗屁史帅了。”这汉声音粗豪,看着二哥道,“你是小十三那个姊夫吧。”

    二哥揣测这该是十三郎的族叔史仁遇,忙答道:“是俺是俺。”

    史仁遇歪着嘴道:“啧。不是姓郑么,怎认了独眼龙作义父。那我该叫你李存义还是个甚?”

    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就认干爹这事儿,二哥得了不少好处不假,甚至可能有人想认爸爸,独眼龙还看他不上。只是这改姓更名的事情也真让老黑糟心,至少在他军中,懂事的干脆都不称姓,疏远的叫他将军,亲近的叫他头儿,或者二哥、二郎的都有,谁敢叫他李将军,等着,就算得罪老黑了。可是到了魏博,哪有他龇牙的份儿,老黑笑呵呵道:“随便叫吧。俺那父王也管不到这里来。”

    “哈哈哈哈。”史仁遇好像很开心的样子,“进城吧。”

    众军士由人领去军营安顿,李崇武等人跟着进了史家将府。

    白墙彩柱,红梁黑瓦,飞檐斗拱,管廊相接,池林交伴,鹤舞鹿鸣。是真的养了仙鹤与梅花鹿,在院里悠闲散步。混不似个武夫宅邸,倒像是道家宫观。

    在正堂落座,各自身边坐下一个妙龄侍女伺候。二哥左顾右盼,与高思继家里有些相类,不过花样更多。却看这侍女白藕玉臂,锦衣低垂,粉嫩酥胸微露,纤纤玉手轻抬,在茶碗里勾勾画画,白的赭的,变戏法般弄了一碗,竟似画了个牧童骑牛怎的?看得老黑眼界大开,哪舍得下口。

    史仁遇端起茶碗嗅嗅,小啜一口,道:“十三郎与我说了,屁大个事,还这么老远跑一趟,差人找小十三办就成。”

    李三郎道:“在史公是小事,在我们是大事啊。塞外苦寒,啥都缺,说等米下锅是过了,确实不宽裕。镇里只给俺五千人的钱粮,哪够啊。让别人来,俺大哥不放心,若非那边实在走不开,他就自己来了。”这话说得诚恳,史仁遇十分受用,道:“嗨呀,怕不有上千里路吧。”

    “差不多。一天百多里,除了在沧州歇了几日,走就走十天。”

    “你看看。好啦,到这里便是到家了。”指指老黑,道,“你晓得啊,十三郎与他有亲,常与我说这个姊夫如何。今日一见嘛,还成。哈哈哈。”

    老黑搓搓手,道:“唉?十三郎怎么不见。”

    “他在魏州军中,哪能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蜻蜓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