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一路到河口都要修码头货栈,这些钱咱都不管。草原来货在柳城、燕城上船,顺流直下,在河口换海船走。柳城与燕城互送粮草、货物乃至人员都能乘船。比走马方便。这些钱皆由公中花销。有弟兄伤残老弱又不想种地,日后也有去处安顿。”

    “若如此说,李三这厮没有坏了肝肠。”对生意很有心得的屠子哥把头微点,道,“那此次你运了甚货过来?”此话一出,刘三立刻就像被施了定身法,吹到半道的话再也说不出口。二哥见了,情知事情不小,为了不吓得这蠢货编瞎话,特意放缓口气,和颜悦色道:“说吧,何事瞒我。”

    刘栋哥这小机灵鬼食指扣着食指,眼神闪烁、飘忽不定,心里天人交战是否要老实交代。二哥见状,心就又往下沉了一截,忽然福至心灵,道:“你他妈不是运盐来了吧?”

    刘哥闻言,喜道:“唉,哥啊,你都知道了。”

    “我……我知道个屁!”

    老黑心说,就怕你哥俩办蠢事。河北盐场出盐,官价是斗盐一百一十文,算上运费、损耗,这得卖多少钱能回本。李三那个盐场,挖好了田,一人能管多少亩,那盐出地跟不要钱似的,你哥俩给爷爷运盐过来,不得裤子都要赔掉。

    看刘三不答,二哥耐着性子追问:“说,运了多少?”心下忙给自己打气,千万顶住,别被这蠢货气死。

    刘三也不敢扯谎,先竖起一根指头,又摆起一根,最后搓搓手把心一横,道:“也没多少。盐上赔是赔点,不过赔不多,尚有农具、铁锭、茶、香药等物都有赚。这不来得仓促,四郎也没办多少货么。大头是将那些绢帛运来,原拟直接换山货再回去。俺跟李司马谈了,盐上平进平出,亏点运费,包得住。”

    算算时间,好像确实也不能怪刘四,谁能知道李三搞出个盐田来,真是未见其利,先见其害,坑人不浅。二哥没好气道:“你心里须有数,这些家当,底下盯着紧,捅出篓子,看你死不死。”一指点在这蠢货额角,戳得手指生疼。这厮既不说数,屠子哥也干脆不问,问来干嘛?给自己添堵么。

    一听这话,刘三知道这关过了。忙凑上来道:“咳,谁晓得李三如此大能。那边说四郎到了,俺都不敢信这么快法。一问方知,他回去只办了这批货,原想走卢龙道,后来雇了船从海上过来。哥哥也知四郎是跑过几趟这边,想着走水路又便宜又好运,趁着水高,燕城、柳城尽可走得。又听李家人也在雇船,便一路来了。结果到岸,看白花花全是盐,也给吓坏了,这都不敢来见你。悄悄给我来信,俺只好去寻李三说项。还成,这厮算是顾着情份了。”

    屠子哥也就信了这话,但事情不能这么糊弄,道:“这样,你看看亏多少,能从利中摆平便平了。如有缺口,算算我账上有多少财货,填得便先填上。”

    二哥如此大器,让刘栋哥深受感动,道:“头儿,这些财帛是从单无敌、李存信处取来,哪回不是二哥你拼了命得来,不算赏赐,便是哥哥都拿了,有谁话说。赚钱给这帮杀才吃用,那是哥哥心意,便是一把火都烧了,谁能说个不字。”说话恶狠狠摁着刀柄,好像要去杀了哪个一般。

    看刘三如此维护自己,二哥心中温暖,拍拍老伙计肩膀,道:“你懂个锤子。总之账要厘清,若无人问起也不必睬他,有人问你便这么办。”咳,事业越大,屁事越多,真是心焦。

    刘三拇指猛翘。“郑哥真是仁至义尽。”

    “嗯。你说李头家人也雇船,运了什么?刘四不长眼么。”

    “他家只办了农具、铁锭之类,刘四看他家没有买盐,还自以为得计,咳。”这真是一言难尽。自打知道四郎弄了小半船盐来,刘三也是几宿没睡好觉,厚着脸皮跟李三谈妥,定下一份不算丧权辱国的交易,容后再表。总之,李家兄弟死活是不敢来跟二哥开腔,今天说开,屠子哥还给他哥俩背了黑锅,刘老板心曰真没跟错人,对二哥的忠心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感觉窟窿不大,老黑也算放下一桩心事,若赔的多,真不知该怎么交代。丘八们别的搞不清楚,钱财上绝对算得明白。

    秃头蛮的使者后面来回数次,二哥没再参与,也没听说谈出什么结果。唐军是绝不可能低头的,迭剌部也不能失了体面,一时都不能真拿对方怎样,就只好继续对峙。倒是其他部落酋豪又来不少,据说连渤海国也遣使送了礼来。前面表示归顺的小部落更加恭敬,将族中勇士发了许多要求参加义从军,说原为大唐扫灭不臣出一把力,都被李大以秋天部里不能缺人为由劝退。结果,安抚使越是不要,这帮老少爷们就越是热情。

    人呐。

    趁这短暂的平静,安抚使派遣张德走了趟山北各砦,又募千余精壮,让秦光弼带着操练。山北各砦百姓听说唐军连战连捷,上下信心足,当然踊跃参军。营州地面,除了这些寨子,更有许多依附大唐的小部落,他们不在籍册,便是卢龙节度使也无法向他们抽丁抽税,但是,花钱募兵又是另一回事。事实上,参与大唐募兵,一向是这些小部落的生存之道。

    天气转凉,燕城、柳城开始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蜻蜓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