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晃,轻声说道:“李司马来了。”

    二哥缓了片刻,总算咬牙起身。

    李崇武面色焦急地等着,见这黑厮不着寸缕就跑出来,忆起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骂道:“你先……你先把裤子穿上,真他妈辣眼睛。”后面安娃子一路小跑,抱着一个袍子递来,二哥囫囵将肩膀遮住,道:“何事?”

    李三郎想想措辞,道:“谭继恩可能是反了。”

    “什么什么。谭继恩反了?嗯,对,爷爷早看这厮不对。哎,他干甚了?柳城那边出事了。”黑哥一把跳起来,有点慌乱,那边可是大军归路,如今傍海道不能通行,若那边出事,他这点人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岂能不慌。

    李三郎忙将他拉住,说:“还没有。我是说,可能反了。”二哥算是彻底清醒,往前靠靠,强压着心情道:“你仔细说。”李三道:“昨日,谭继恩带了人马出城,今日他侄儿来报,说是因在北边发现乌隗部踪迹,想去打草谷,结果反被人家打了埋伏,来搬救兵。”二哥眼珠子一转,道:“听着有点假啊。”李三道:“是。谭继恩派了信使回来,有一个已被大兄送过来了。我已问过,似乎真是被人围了。嗯,这厮说真说假俺还分得清,只是这就奇怪了。”

    二哥凝目苦思,道:“那李头是何意?”

    李三郎道:“救,肯定要救。除了卢龙军,山北各砦对咱们肯定都有顾虑。若不发兵,人心就散了。卢龙道一路都在这些寨子,总不能把他们都洗了吧。大兄也没想好怎么办,只说会带上卢龙军去救人,这边让咱相机而动。”

    二哥听明白了,这是对山北各砦都不放心。“这怎么相机而动?”眼前情况屠子哥也没遇见过,经验不多,对这个相机而动就很烦恼。李三道:“大兄估计,若谭继恩与胡儿勾结,有两种可能。一是引他入围,但乌隗部总共就这么些人,未必围得住,至于多调人马,算算时间仓促,未必能够。另一个,是先引开我军,然后偷袭柳城。柳城一破,若我军仓皇南撤,他们再于路设伏。大兄觉得后一个可能较大。

    所以,他会多带马匹,豹军二千多加上卢龙兵小三千人,自保无虞。也可藉此看看山北各砦人心。至于咱们是否去埋伏柳城,大兄说让你我自行考虑。主要他不知道这边什么情况,万一也是个调虎离山呢?”

    二哥沉思半晌,道:“我军腿长,走是走得。只是刚说要占住双城,灰溜溜走了,军心颇有妨害呀。你看来偷燕城有几分把握?”这个弯弯绕,屠子哥觉得自己差点火候,还是问问李三这个小白脸。

    李三郎皱着眉头说:“我觉着,还是打柳城可能大。”

    “怎么说?”

    “就算偷了燕城,只要主力不失,咱们合兵一处,几千甲骑缓过神来,他们待得稳么还是跑得了。于谭继恩又有什么好处?城不是关键,人才是。失地存人,人地皆存。失人存地,人地皆失。只要咱们大军还在,他就都难受。

    打下柳城,就不一样了。首先咱们这边难受。若沿白狼水过去,有柳城挡着,豹都也不好过来,总之咱们两军就被分割开了,容易被各个击破。如果契丹人多,最好应该先吞了豹骑都,再打柳城。但是,究竟怎样,他妈的我也是全靠猜,不好说啊。”运筹帷幄,你得有情报支持,得知己知彼呀,这他奶奶地两眼一抹黑,万事全靠猜,说到这里,李三也十分烦恼,有点抓狂。

    二哥情知瞎猜没用,说到底,又到押大小搏命的时候,押中了万事如意,押不中爱咋咋地,反正老子是主角,还能把爷爷写死么。便道:“这边与云中大不相同,山谷阻隔,行动甚是不便。我再问你,山北各寨,你看哪个可信?”

    李三郎道:“我看山北各寨对我军总体都很欢迎,哪怕是白狼戍,多半也都归心。冬日时,李承嗣遣人在堡子里呆过一阵,对情况比较清楚。此次跟着咱们得了好处不少,说全都反水要跟契丹勾结,我觉着不大可能。

    看这信使,感觉连他也不知谭继恩想要干嘛。所以我才说,谭继恩可能是只想调虎离山。就算要埋伏我军,也得是契丹人动手,他得躲在后头捡便宜。这老狗真敢冲在前头,呵呵,这么个吃里爬外地东西,还是个人么,除了流窜草原还有第二条路?那他又图什么呢。”

    二哥道:“那犹豫什么。秃头蛮即敢来,便送他上天。”

    “怎么安排?”

    “当面之敌有多少?”

    “据说是乌隗部,如果没错,二千兵是有,再凑些,全族四五千冒头。”李三郎边想边算,道,“若要拖住豹都,好歹在北边要摆个一二千人,三千,最多来四千,但精锐估计也就二千顶天了。”突了品部,对契丹人的家底,李老三虽不说如数家珍,好歹也不是全然不知。

    牧人么,都是什么水平二哥心里有数。“城还是要守吧。咳,搞急了,晚点再发婆娘呢。牛哥守城,凑凑有个千骑够么?主要还有些伤患走脱不得,不能不管呐。要么全去得了,若败,留此亦无用。”二哥道:“要么直接去烧贼子老巢?他精壮尽出,营中必然空虚。那样用人少些。有燕城,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蜻蜓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