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至于这些契丹俘虏么,就有些纠结。杀了可惜,用也难用,派去燕郡城修城么?还没想好,却有卫兵说,契丹人推出一个代表要来谈判。

    谈谈就谈谈。

    眼前是个不足五尺五六的壮汉,生得方面大脸,一双小眯缝眼,虽然面容有些憔悴,但看得出底子不错,是个草原勇士。

    一进门,草原勇士就匍匐在地,咕噜咕噜半天。

    边上翻译道:“大人,他说他叫契里,是挞马勇士。他说,彼等是大人奴隶,愿意做任何事,杀人放牧做什么都成,只是别再让那些……让柳城军再来看管。”

    对于草原,李大并不陌生,只是从前都是绝户计,丁壮或者屠戮一空,或者牵走卖掉,对于在灭族后收编战俘这块,实在没有成功经验。翻译是河东加入的一个胡儿,叫做麻利,就是办事麻利的麻利。现在起了个汉名,叫做李正生,李大的李,认了爸爸,积极投靠的意思很明确。

    李大就向他问道:“这是何意?”

    麻利又跟这契里嘀咕说了几句,那契里说着说着就声泪俱下。问明白了,李正生说:“他说按草原规矩,他现是大人财产,可随意处置。但是,彼等是族中勇士,也应爱惜,该予其机会为大人效力。筑城实在干不来,那柳城军心肠不好,伤害他就是在伤害大人。说是想跟着我军打仗。”其实原话是说,那些狗奴才甚是可恶狠毒,这话麻利十分麻利地忽略了,没有原文翻译。

    安抚使大人听了一笑,心说,这厮倒是会说。收拢草原部落,也在他的题中,只是还没想好怎么下手。就问麻利道:“能成么?”麻利恭恭敬敬地说:“大人,品部已经覆灭,是杀是留全在大人一句话下。若允其作战,皆会用命。彼等就算到了别部,要么被杀,要么也就是个战奴,未必好过这里。为大人用命作战,或许还能换条出路。”

    这些道理李大是懂的,要卖么,不如找个大买主,卖个好价钱。盘算半晌,道:“你说,让他向我效忠。可以先不筑城。再让他回去问问,还有谁愿意效忠。至于如何安排,我想好了再说。”麻利译罢,契里痛哭流涕,扑在地上就把李大的臭靴子狠亲,感恩戴德地退下。

    就听谭继恩来了。

    李大忙迎出来,将谭继恩让进屋内,道:“谭将军一看是有好事找我。”

    谭继恩道:“俺想往家里送些牛羊回去,让寨中弟兄也沾些好处。”

    “善哉。燕郡城一破,我军粮食不缺,我也想送些牛羊回去。但路程不近,须得护送吧。走,我去问问,都凑些人马回去一趟。”李大说着就要拉了谭继恩出门,去找其他几个砦子的头头商量。虽然这里豹军人多,但面子上还是很尊重这些地头蛇,都捧得高高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嘛。

    谭继恩却道:“不必麻烦。前日才分了些牛羊,我安排百十人赶回去就成。各寨子远近不一,说来说去又耽误。”李大一怔,道:“哦,也是,众口难调。一百人够么,要不再派些人。”谭继恩很无所谓地说:“三四日就到,若真有大股敌骑,再多一二百也无用。”李安抚闻言,只好止步,道:“是。城中兵力亦不足。如此,你去安排吧。我去问问有无愿意同行,或者托你一起送过去,若有,我让他去寻你。若没有,就不必等啦。”

    谭继恩大方说道:“成啊。”说了就走,到门口,又停住,道,“使君,下面我军怎么行止?”李大笑呵呵说道:“我拟遣使者往各部,让彼辈都来柳城献贡赋。我是安抚山北,无意斩草除根,肯顺服者,都是一家人嘛。”

    ……

    燕城这边突袭怀远军城却不太顺利。

    怀远军城在巫闾山与辽水中间,偏近辽水一些。与燕城相互呼应,是高句丽在辽西的主要据点之一,二哥想着,怀远军主力被歼,城中不免惊惧,大军一到,八成就望风而逃了。而且,巫闾山以东的巫闾守捉,得知燕郡城失陷,转眼逃散一空,也给了他很大信心。

    结果跑到城下一看,完全不是那回事。

    与燕郡城不同,怀远军城是个真正的军城。城防设施齐备,壕沟、箭楼、瓮城、射角一应齐备,还都是当年大唐修的,工程质量确实过硬,守将修葺亦勤,罕有破损。据俘虏招供,城墙马道亦有箭墙相隔,城内街道曲折,藏兵洞、地穴不少,强攻折损必重。关键是城头守军严谨,全无惫懒之色。

    二哥亲带八百人来,步、骑各半,本想趁守军松懈攀墙夺城。结果敌人不但没说弃城而走,反在城上防守森严。这要是强攻下来,得损多少弟兄。在城下转悠一圈,只好算了。

    虽然怀远军城未能拿下,但是对于毅勇都的亮眼表现,李大依然欣慰,来令这边抓紧招募军士,至少先募个三二千人,看看城门,管管辎重,把百战老卒们尽可能解放出来。尤其是军中的胡儿兵,在河东时嫌他们碍眼,现在到了草原,是时候让他们发挥所长了。

    为了安定军心,燕郡城大搞婚配活动。城中四五千军眷,城主、老爷们的家小都给归拢起来,也甭管有无夫婿,凡适龄女子,给军士一人先发一个再说。有多出来的就送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蜻蜓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