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个老粗也不会说,只是看哪里也熟,又总觉不同。”

    “物是人非吧。”

    “嗯。”

    “唉。二郎怎么在此,到处找不到你。”为了豹军的前途,李大郎日日陪着干爹忙碌,今日不能亲来,便派了李三郎代他送了郑大一程。酒席上转头不见了正主,李三就四下寻来,没想到在这么个偏僻角落见到。“冯公也在。”冯家父子现今住在李府,与这李三郎见过几面。

    李三郎坐下,摸摸冻得有点发红的鼻头,灌一口酒驱寒。把黑哥与老冯两个看来看去,黑哥脸皮厚没什么,倒瞧得老书生颇不自在,说:“三郎这是看甚?”不自觉在脸上摸了一把,以为脸上有花。

    李三郎摇摇头没言语。老冯却道:“三郎,令尊说,你原是从文,不习武事。”他拜见李公,俩老汉同是天涯沦落人,那真是相见何必曾相识,短短数日就成莫逆之交。老李甚至想让三郎来娶老冯的闺女,两个老头基本已经说妥,只是没跟小辈透露。是以冯良建就有此一问,想看看这个未来女婿的斤两。

    李三郎道:“那是从前小子浅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岂可偏废。”

    老冯笑道:“哦。愿闻其详。”

    李三郎指着那点点灯火,张开双臂,似要将之揽入怀中,道:“修齐治平,我儒之宿命也。方今乱世,大厦将倾,正需以武荡涤污秽,正本清源,而后文治可也。武者,非止杀戮也。当使子有所育,老有所依,壮有所用,男子皆丈夫,女子无欺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我心中之武也。愿为此武夫,以我一腔血,三尺剑,守护大唐万家灯火。”

    “不意三郎竟有此志。”

    “道阻且长啊。”

    “亚圣有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看豹骑军颇具气象,未必不能成此伟业。”

    “哈哈,那是。必能成功。”李三郎拍拍二哥肩膀道,“有二郎这等勇士,何事不成。”二郎被这两个酸丁酸得可以,嫌弃地抖抖肩膀,道:“去去去。又说这些酸文。还万家灯火,这里有几盏灯。就你这小胳膊,护得住几个。”

    “你看,说你不读书吧。这修辞手法有拟人,有比喻,有借代,有夸张。万家灯火,这用的是夸张。领会精神,领会精神么。”

    二哥知他是想逗自己开心,但还是忍不住骂他:“滚。小白脸。”

    李三郎摸摸一点也不白的俊脸,道:“二郎,有个事我有没跟你说。”

    黑哥懒得理他:“说了。”

    “都说了么?我怎么不记得。”李三郎起身,嘀嘀咕咕作势要走,嘴里嘟哝道,“大王昨日说派遣豹骑军去平州,这事我说了么?”二哥怕听得不实,一把将他拽着坐下,道:“什么什么。你再说一遍。”李三郎看他猴急的样子,不再逗他,道:“昨日,大王决定任命大兄为山北安抚使,令我军去平、营备边,安抚山北。”

    “当真?”

    “这能有假。”李三郎道,“因你家里事繁,没与你说。左右筹备粮草器械还需些时日,一时半刻也走不了。不过,目下只说让咱们巡边备边,是否能够镇守尚未可知。你也知道,这巡边和镇守,差别还是很大的。”

    二哥自舀了一大勺酒灌下,道:“与我说说,怎么干。”

    ……

    咱二哥在庄里可呆不住,次日清晨就匆匆回城。

    军中的小道消息满天飞,左营军士均已听说将往平州之事。众人济济一堂,李存义将军端坐主位,看下面群星璀璨,多少有些志得意满。先照顾一下新人,道:“卢郎。我这左营很快别立一都。已经说好,给我一千六百员额。战兵一千,文书医官杂兵一百,辎重、辅兵五百。现在俺只将近六百战兵,辅兵二百,差了八百,能在幽州募满最好。这样,你这里老弟兄有多少来多少。给你一个营头,还干骑军,二百战兵,做个后营吧。丑话说在头里,人来了得筛,不合用不能进,新兵入营亦须按我豹军规矩操练。”

    卢八等人哪有话说。老弟兄们后营放一点,别处安插一些,挺好。郑大孜孜以求多少年,想有个外放始终难以如愿,混到最后连老板李匡威自己都完蛋了。豹军这马上就要占山为王,此时不紧紧跟随还要怎的。

    二哥对牛犇道:“来时俺说,将步军给起好,亏不了你。往后步军这一营做个中营,你来带着。”牛犇闻言热泪盈眶,俯身道:“愿为将军效死。”

    “张郎。”屠子哥亲切地拉着老铁匠的粗手,郑重说道,“左营二百骑给你。郭郎,你与张哥用心带好左营。”张顺举、郭靖一起领命。“王义这厮我用着顺手,就跟我在前营如何?”张铁匠毫无异议,一个远亲马匪头子,没啥舍不得。马上他打算从家里拉批亲信子侄、伙计进来,还怕位置不够呢。

    屠子哥得了舅哥的话,才对老马匪道:“王郎那你跟我在前营,斥候、游骑还是你来。”能紧随二哥身边,王寨主毫无怨言。尤其二哥主动跟张顺举提起,免了自己难做,让他非常舒心。

    最后说到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蜻蜓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