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干岂不寒了人心?不料刘仁恭毫不犹豫,道:“大王,刘某是大王麾下一小卒。”不等李克用开口,转身一声吼,叫来李大,道,“正德你造化不小。大王看上你豹都,以后你便跟着大王。来日富贵,勿相忘也。”

    李克用没想到刘窟头如此敞亮,弄得自己都很不好意思,惺惺作态道:“那便借兵一用?”叫来李存贤,道,“子良,这一都勇士,你代孤照看好了。”心里对刘哥暗暗下了“忠实可靠”四字评语。

    犒军三日后,李克用南归。

    郑副将就稀里糊涂离了灵丘,跟着豹子都起行。

    李克用前后带了数千人来,现在回转南下,沿着窄谷南行,虽都有马,辎重亦少,但是一天也行不了三四十里。这个强度不大,远低于豹子都的训练水平,只是已经五月有多,天气渐热,走一走就浑身见汗。刘三边走边发牢骚,道:“郑哥儿,李头没甚说法么?刘窟头不厚道啊。”

    你想郑哥人长得黑,烈日底下汗都要比常人多出一点,心情也很烦躁。能不烦躁么。老刘这是甩包袱了,那日硬闯将府,后来虽然甚话没说,可是这老小子心中没有怨恨,你敢信。这不就来下手了。既然吞不下,就甩出去,打残了,就算哪天回来也好镇压。

    人在屋檐下,李大、李三也都没辙,郑老板更看不懂。

    低头闷走。

    这六百里地走了十来日,一路倒是有人烟,可惜河东军这个军纪,嘿,只能说有吧。行军扎营,定是有些纪律,这个令行禁止还成。然而掳掠之事就过于放浪形骸了,一路层出不穷也不见人管,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啊。看得刘三哥暗暗咋舌,原以为卢龙兵就够混了,到河东才晓得什么叫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卢龙军往塞北打草谷是常去不假,到别人地头横抢也很正常,好歹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即便秋毫无犯说不上,总体也就还行。真有惹了众怒的,被拉去砍头亦不鲜见。作为老牌藩镇,家里有些资财的,谁跟军伍里不沾亲带故,所以,就算是官府征粮征税也要讲规矩,闹得过火是真出事。李匡威抢一把马市就不得了,那还是强买胡儿的马,多少还要给点钱,多少给点呢。

    河东军可好,连在自家里也是混抢。一路走下来真是风卷残云,摧枯拉朽,整村整寨地屠杀,连县城都不放过,尸骸遍野,惨不忍睹呐。这是自己家里好么?郑二屠子出身,一贯看淡生死,从军以来,尤其在草原杀得腥风血雨并不少干,但是在河东同行的面前,也是自愧不如。郑哥只觉心里越来越沉,如此搞法,狗日地能长久么!再多想一层,若这伙畜生进了卢龙,能有个好?

    狗日地刘仁恭。

    北京晋阳是天下雄城,与西京凤翔、东都洛阳、南京成都以及京师长安合称五京。作为大唐龙兴之地,晋阳控扼河东要隘,如今,则是李克用的老巢。

    军队在晋阳补充了给养,宿了几宿,就继续出发。

    一路下来,有刘三、王义几个四处打探,郑哥算把河东的情况摸个七七八八。原来独眼龙真是一屁股烂事。

    去年本是大好局面,结果李存孝反了,拉着成德王镕做靠山,据说还跟朱全忠眉来眼去。今年二月,李克用去收拾逆子,先被王镕插一杠子,转头来教训成德,碰上卢龙李匡威也来凑热闹,导致半途而废,据说损了不少兵马。所以一说幽州内乱,刘仁恭来投,李克用就赶紧跑去接受老刘投诚。

    此次南下,就是继续去打李存孝。

    南边李存信万多人早就顶在邢州前线,与李存孝对峙,主要是将他拖住。李克用的大军则不着急往那边去,此次先要从井陉东出太行山,先把收拾了成德的王镕,断了那逆子的外援,再转头去教这逆子做人。

    豹子都是客军,军议没他们的事,就跟着李存贤行动。李存贤如今是鸦军副使,此乃独眼龙的亲军,跟着他,豹子都也算是凑在大王身边的队伍,待遇还成,好歹一天三顿饭管饱。至于赏赐么,不提也罢。上峰说了,赏赐去成德拿,找王镕要。换句话说,去山那头抢吧。

    从山里出来已是六月末。

    前面再有百多里就是王镕的老巢镇州,大概就是后世的正定。

    独眼龙派前军突袭平山县,未料想城中防备甚严,不能得手。大军出山,只好隔着十里地临水扎营,然后放出队伍四下抄掠。反正不是抢自家,二哥没甚心理负担。此时此刻,他才深刻体会为何河东军赏赐如此还能不造反。

    全他妈靠抢啊。

    这阵子实在有些困窘。除了马匹、甲械等要命的军资,豹军随身所携财货非常有限,早已吃光抹净。进村子,破寨子,穷得这些时日,抢把成德总算少解燃眉之急。瞧瞧身后马背上驮满粮食、财帛,以及成串的牛羊牲畜,郑屠子这就入乡随俗了。

    不然能怎办呢?

    走另一路的李三也丧眉耷眼地回来,眼见郑哥进门,犹豫着来向这边。郑二知道这酸丁满心满眼的救世济民,今天掳掠都没参加。瞧他这副摸样,可能是看到了什么,引得穷酸发作?上来戏他:“三郎,这成德富裕啊。”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蜻蜓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