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己,写了那么多废话还有书友看到这里。

    那么继续言归正传——

    可能还有书友会说:“作者胡说八道,道家有道、道教也有道,典籍中都有相似的地方,怎么能说他们完全不相干,至少也是传承者。”

    关于这点,作者觉得这类书友已经陷入了抠字眼的误区边缘。

    首先道家的典籍,因为古人对世界认知并不完全、且因为没有合适的观测用词,所以就用了或创造一些词汇来替代某种现象,或某种理论思想。

    再加上古人也受鬼神之说信仰,所以道家典籍中出现某些超凡内容也很正常。

    但就整体上而言,道家侧重的是各种哲学思想,并对治国安民提供指导。

    道教的侧重就是常见的宗教手段,通过对道家一些内容的吸纳,并且改编成符合教派传播的经文,为信众提供信仰价值。

    其实关于这些,作者经常在评论区回复书友,表达出作者自己的看法。

    我国的传统神话,作者认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上古时期,也就是先秦时期就流传的神话传说,时间段也可以往后推到东汉道教诞生之前。

    【注:像是太一、昊天上帝、五方上帝,以及祖先神——三皇五帝等,都可以归纳于上古一类,包括西王母神话、山海经等,在道教诞生之前的本土神话故事都可以算在其中。】

    2、佛教传入后的时期,来源于其他文明的哲学思想以及各类知识,还有与众不同的神话设定,比如来自其他文明的轮回概念。

    【注:佛教传入的具体时间以广为人知的西汉时代为参照。也有佛教在先秦、秦朝就和我们有过接触的说法,如果能够证实并找到相应的佐证,那么说明两个文明的交流要追溯到更早。】

    3、东汉时五斗米教的建立,以老子为主神,开创有别于上古神话传说的新神话,即后来经过不同时代的删减增新,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道教神话。

    【注:道教对于上古传统神话、以及能用得到的古代学说,其态度就是一个,能为我所用者,吸纳改编之,变成现代人所熟悉的道教神明。】

    4、儒释道三教合一,即三者交流已久,三者间的关系也由敌对走向看似可以互通的地步。

    【注:得益于民间信仰的推动,老百姓们其实分不清什么神是什么神,只知道反正一样信,能灵就行。】

    要是按照体系来讲,那么就是——

    上古神话体系、上古祖先神体系、儒教体系(以传统的祭祀昊天为主)、佛教体系、道教体系、民间体系(指民间不管是哪家神明,都能放到一起供奉)

    在作者私以为的理解中,上古时代的神话体系、古代的文学思想典籍,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

    而道教的诞生,就是来源于对以上二者的汲取,并对汲取的内容加以改编,变成了道教最初的神话体系和最初的传教理论经文。

    并且随着佛教发展的昌盛,因为世俗利益、业务争斗,佛教和道教的碰撞,也让道教开始吸纳佛教的一些内容。

    关于这些,作者在本书中提到了不止一处。

    就拿斗姆元君来说,书友们也通过作者的描写,感受到了现实神话传播时产生的乐子。

    斗姆元君信仰是在宋元两代开始出现具体形象,也和宋代的神霄派有关联,没错就是修炼雷法的神霄派,关于九霄大帝的乐子,作者也在之前的章节说中,为各位书友讲过这些乐子。

    总之,摩利支天、斗姆元君,以及最新章节提到的筏罗希、吉祥天女拉克什米。

    根据现实神话的诞生时间和传播途径,可以发现斗姆元君在现实中的“辈分”,可以说是最年轻的一个。

    也有书友会出于文化自信的原因,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我们影响了别人,然而现实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

    斗姆、即斗母,就是众星之母的意思,是古代天文学知识被神化后,所诞生的神明。

    斗姆的形象也是道教吸收了其他文明的神话人物,并且还是借由佛教这个“二道贩子”作为中间媒介,再加上【斗母】这个核心概念,然后成功创造出斗姆元君这尊神明。

    看到这里还感兴趣的书友,且听作者为你们一一道来。

    斗姆这个称呼不是外来的,但其形象来源,是受到了很浓厚的外来因素影响。

    摊开讲很长,作者就挑重点说,感兴趣的书友可以搜一搜《先天斗姆摩利支天祈祷奏告大梵雷书》一书,里面描述了将摩利支天和斗母融合,所诞生的斗姆元君形象。

    原文:【光中车辇上有一神,四头八臂,托日月,持弓矢,执降魔铃杵针索,缨络庄严,雷光缭绕下,有七大金猪御辇云云。】

    七只猪拉车为坐骑的形象,就是摩利支天的特征之一。

    并且摩利支天信仰,在我国古代是佛教密宗在信仰,因为信仰地区的地理原因,很容易找到其来源和传播路径。

    那么以七支猪为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洪荒大舞台,有梦你就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码字哇哇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码字哇哇叫并收藏洪荒大舞台,有梦你就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