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战乱,大批商贾提前变卖家资,随后举家迁往东市避战。

    东市云梦坊本是楚商所立,便接纳周南商贾。

    然而,伴随周南商贾不断增多,云梦坊逐渐显得有些拥挤。

    拥挤便会滋生摩擦。

    一名鄀国商贾拖家带口,租住酒肆三间客房。

    后有一名吕国商贾抵达酒肆,只想租住一间客房。

    小厮只得如实相告,酒肆客房早已住满。

    吕国商贾驻足期间,正巧遇见鄀国商贾全家出门,心中便生出一计。

    于是上前攀谈,希望鄀国商贾能让出一间客房,并表示自己愿意付双倍价钱。

    鄀国商贾家眷众多,且颇有家资,便没有答应。

    吕国商贾依旧锲而不舍。

    最终,两人便吵起来。

    吕国商贾说到鄀国已经灭亡,鄀国商贾一时激动,便动手打了吕国商贾一拳。

    后东市驻守甲士赶到。

    吕国商贾自己失言在先,便没有过多追究。

    鄀国商贾也算出了气,双方就此作罢。

    便是这场看似微小的纠纷,却让姬宫湦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

    东市在规划时,按五横五纵设二十五坊。

    若全部建完,足以容纳上万人经商与居住。

    放在西周末年,乃至春秋战国时期,均称得上最大规模集市。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各坊逐渐形成派别。

    多以属国划分,彼此间常有嫌隙,偶尔也会爆发言语冲突。

    市坊制度,本意是每行聚成一坊,彼此间良性竞争。

    从长远角度,还可以方便管理各行各业。

    如今伴随周南商贾涌入,东市乱象更加凸显。

    姬宫湦思索片刻,避过太督内史冂,望向角落的内史伯朙。

    “内史,东市乱象渐显,孤王当何以应对?”

    内史伯朙略微惊讶:“大王可是问臣?”

    姬宫湦颔首:“尔本心纯良,必有万全之策。”

    内史伯朙顿了顿:“商贾者,逐利自流也。大王只可引导,而不能强取。”

    “孤王该如何引导?”

    “臣亦不知,但大王若能以利相诱,东市商贾必然会趋之若鹜。”

    姬宫湦忍不住点点头:“内史所言甚是!”

    太督内史冂略微尴尬道:“启禀大王,伯朙专注家学,并不通晓此道也!”

    姬宫湦解释:“正因其并不通晓,所言方能直击要害。”

    太督内史冂这才恍然。

    “如今入冬在即,农桑百业即将蛰伏。大王何不等到开春,再商定如何改进东市?”

    姬宫湦道:“正因入冬,才需要趁早改进。”

    “敢问大王,这是为何?”

    “寒冬漫长时节,四境难得安宁,正好可以缓慢促进天下商贾融合。”

    “莫非大王已有妙策?”

    “昔日大禹治水,以疏代堵而功成,孤王今欲效仿之。”

    王城东郭与东市相距约九里,本是姬宫湦为扩建王城预留之地。

    如今王城改造初有雏形,姬宫湦随即意识到,王城已足够使用。

    这九里预留之地,如今均处于荒芜状态。

    若能以此扩建,必能缓解东市商贾扎堆现象。

    姬宫湦当即命人抬出王城沙盘,尔后在王城东郭与东市之间画小方格。

    太督内史冂不解:“莫非大王欲另开新集市?”

    姬宫湦反问:“若是另开新集市,结果会如何?”

    “东市必然分化。”

    “东市乃孤王筹粮赚钱之心血,万不可自毁。”

    “此地将有何妙用?”

    “孤王欲召集畿外商贾,来办东郭工业区。”

    东郭工业区,虽能顾名思义,实质却与骊山工业区有天壤之别。

    骊山工业区属于天子直控,一边努力攀爬科技树,一边通过生产获益进行反哺,此外还能提供大量工作岗位。

    东郭工业区则类似前世工业园,提供场地出租服务。

    畿外商贾租用相应地块,即可自行招募匠人,制作相应物品,再运往东市进行贩售。

    为提高吸引力,姬宫湦特意制定三道惠策。

    凡东郭工业区所产货物,进出王畿均可免除关赋。

    受雇者不限定国别,均可获取畿外新爵位。

    入驻东郭工业区,还能拥有长达半年免租期,用于建造相应屋舍。

    东郭工业区下设各园,每园均严格限定行业,以形成群聚效应。

    以农具为例,畿外商贾只需将原料运入农具园,再雇佣匠人铸造成型,便可对外贩售。

    全程关赋全免,城赋与市赋则视其贩售模式。

    运入市集,仍需缴纳城赋与市赋。原地贩售,便无需城赋与市赋。

    目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螽斯先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螽斯先生并收藏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