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合成营改编刻不容缓啊(1/2)
车辆进入观摩地点,属于附近的一片高地,能通过望远镜看到战场上冲锋疾驰的场面。
孙德胜反而挺热衷的,他是骑兵出身,骨子里还是喜欢冲锋,用最强横的攻势,打破一切敌人。
目前还保留着原始的骑兵部队,跟装甲部队一样,作为作战的主力。
这一点丁伟是认可的,留一两个师的火种,万一哪天不部队真的打光了,四面八方来敌,进入到了最黑暗的时候,最原始的骑兵师可能就是最后的机动力量了。
李云龙拿着望远镜,不断的招呼丁伟过来看。
还得是平坦地带玩坦克冲锋过瘾,钢铁巨兽般的家伙疾驰,能把他李云龙的心脏病给震出来了。
看他这股兴奋劲儿,抓紧备一颗速效救心丸得了。
孙德胜看丁伟的兴趣不高,大概也能猜到一些缘由。
他的军区以驻防为主,装甲师的编制更是学的周卫国,自然没有丁伟最嫡系的那几个装甲师厉害。
不管是作战能力,还是对装甲坦克的战术运用,都有一定的差距。
吃了好菜,喝了好酒,谁还愿意吃差的。
不像李云龙,典型的没有吃过细糠。
“司令,您有什么建议就直说吧,这里没有外人,我听您的安排。”
丁伟看向孙德胜,功劳先不说,守备三十多年的苦劳就足够重的,有些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脑子里想了想,反问孙德胜:“假如你的对手是抗战时期的日军甲种师团,出现在你装甲师的东部30公里外,你会如何指挥?”
“如果在15公里外呢?又如何指挥?”
“或者说给你多少兵力,什么样的武器装备,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打崩2.5万人的甲种师团。”
孙德胜紧皱眉头,不知道丁伟突然考究的意思是什么?
说多了显得军区实力差,说少了又显得自欺欺人。
丁伟又继续引导,“以前一个团的兵力是多少?火力输送能力是多少?”
“想要达到同等的火力,现在需要配备多少人?”
孙德胜有点琢磨过劲儿来了,以前的炮兵跟现在的炮兵比不了,自行火炮拉出来后,可迅速的进行火力输出。
保证炮兵阵地的机动性,打完就走,毫不拖泥带水。
另外榴弹炮的威力也远胜以前的山野炮,还有火箭炮这类杀敌神器,可以轻松的对敌进行覆盖。
陆军作战,其实就是两种作战思路,一种是在6000米范围内作战,这也是常规直瞄作战的极限。
无须任何观瞄手段,拉出火炮坦克就能打。这种范围作战,只看谁的坦克多,谁的火炮多,谁的火箭炮猛,谁的飞机支援更快。
另一种作战场景是超过6000米作战,也可以说远距离超视距作战。
通过雷达、侦察飞机扫描对方位置,直接部署火力进行精准打击,完成超视距作战。
所以本质上,就是快速的调集火力,灭掉目标。
随着火炮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火箭炮的发展,打击距离越来越广,应该轻一线重二线。
一旦交战,火力密集的覆盖程度远胜以往任何时期,兵力越多,反而损失越大。
重点应该增强火力强度,降低兵力密度,用更少的兵力打出一样的火力效果。
重火力轻人力,这也是合成营的概念。鹰酱已经提出来这个概念,并开展了合成旅跟合成营的改编。
丁伟要紧跟一线,也想进行这种尝试,来进行军内的战术革新、作战方式革新、兵种的革新。
减少兵力,意味着不用那么多的军费去养大头兵,节省下来的军费可以投入更新的武器研发,更高精尖的人才培养。
合成营内配备3个步兵连、2个坦克连、1个炮兵连、1个作战支援连、1个后勤保障连。
一旦小规模作战,一个合成营就可以单独拉出来独当一面。
不需要再呼叫炮火支援,不需要再依靠师属火炮、团属火炮。
它自身就具备一定的攻坚能力,以及单独作战等级,合成营本身就是闭环的作战单元。
装备够好,机动能力够强,集结速度更快,完全具备闪电作战的思路。
甚至不应该说闪电战,应该是雷霆战,威力更强,火力更猛,作战速度更快。
把指挥单元放到最小,把作战单元也放到最小,日后根本不需要臃肿的指挥部,任何一个指挥车都是指挥部。
“司令的眼光依然走在世界前列,我不行了,我的思想跟思维还停留在原地踏步。”
孙德胜很明白自己的缺陷,他的思路已经跟不上现代化作战的需要了,不行就退了吧。
丁伟可没有杯酒释兵权的意思,仍然决定给孙德胜一个合成旅的编制,在他的军区内定一个试点的旅。
其余的几个合成旅,分别放在自己手下,由周卫国牵头整编,调整一个军出来,辖三个合成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德胜反而挺热衷的,他是骑兵出身,骨子里还是喜欢冲锋,用最强横的攻势,打破一切敌人。
目前还保留着原始的骑兵部队,跟装甲部队一样,作为作战的主力。
这一点丁伟是认可的,留一两个师的火种,万一哪天不部队真的打光了,四面八方来敌,进入到了最黑暗的时候,最原始的骑兵师可能就是最后的机动力量了。
李云龙拿着望远镜,不断的招呼丁伟过来看。
还得是平坦地带玩坦克冲锋过瘾,钢铁巨兽般的家伙疾驰,能把他李云龙的心脏病给震出来了。
看他这股兴奋劲儿,抓紧备一颗速效救心丸得了。
孙德胜看丁伟的兴趣不高,大概也能猜到一些缘由。
他的军区以驻防为主,装甲师的编制更是学的周卫国,自然没有丁伟最嫡系的那几个装甲师厉害。
不管是作战能力,还是对装甲坦克的战术运用,都有一定的差距。
吃了好菜,喝了好酒,谁还愿意吃差的。
不像李云龙,典型的没有吃过细糠。
“司令,您有什么建议就直说吧,这里没有外人,我听您的安排。”
丁伟看向孙德胜,功劳先不说,守备三十多年的苦劳就足够重的,有些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脑子里想了想,反问孙德胜:“假如你的对手是抗战时期的日军甲种师团,出现在你装甲师的东部30公里外,你会如何指挥?”
“如果在15公里外呢?又如何指挥?”
“或者说给你多少兵力,什么样的武器装备,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打崩2.5万人的甲种师团。”
孙德胜紧皱眉头,不知道丁伟突然考究的意思是什么?
说多了显得军区实力差,说少了又显得自欺欺人。
丁伟又继续引导,“以前一个团的兵力是多少?火力输送能力是多少?”
“想要达到同等的火力,现在需要配备多少人?”
孙德胜有点琢磨过劲儿来了,以前的炮兵跟现在的炮兵比不了,自行火炮拉出来后,可迅速的进行火力输出。
保证炮兵阵地的机动性,打完就走,毫不拖泥带水。
另外榴弹炮的威力也远胜以前的山野炮,还有火箭炮这类杀敌神器,可以轻松的对敌进行覆盖。
陆军作战,其实就是两种作战思路,一种是在6000米范围内作战,这也是常规直瞄作战的极限。
无须任何观瞄手段,拉出火炮坦克就能打。这种范围作战,只看谁的坦克多,谁的火炮多,谁的火箭炮猛,谁的飞机支援更快。
另一种作战场景是超过6000米作战,也可以说远距离超视距作战。
通过雷达、侦察飞机扫描对方位置,直接部署火力进行精准打击,完成超视距作战。
所以本质上,就是快速的调集火力,灭掉目标。
随着火炮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火箭炮的发展,打击距离越来越广,应该轻一线重二线。
一旦交战,火力密集的覆盖程度远胜以往任何时期,兵力越多,反而损失越大。
重点应该增强火力强度,降低兵力密度,用更少的兵力打出一样的火力效果。
重火力轻人力,这也是合成营的概念。鹰酱已经提出来这个概念,并开展了合成旅跟合成营的改编。
丁伟要紧跟一线,也想进行这种尝试,来进行军内的战术革新、作战方式革新、兵种的革新。
减少兵力,意味着不用那么多的军费去养大头兵,节省下来的军费可以投入更新的武器研发,更高精尖的人才培养。
合成营内配备3个步兵连、2个坦克连、1个炮兵连、1个作战支援连、1个后勤保障连。
一旦小规模作战,一个合成营就可以单独拉出来独当一面。
不需要再呼叫炮火支援,不需要再依靠师属火炮、团属火炮。
它自身就具备一定的攻坚能力,以及单独作战等级,合成营本身就是闭环的作战单元。
装备够好,机动能力够强,集结速度更快,完全具备闪电作战的思路。
甚至不应该说闪电战,应该是雷霆战,威力更强,火力更猛,作战速度更快。
把指挥单元放到最小,把作战单元也放到最小,日后根本不需要臃肿的指挥部,任何一个指挥车都是指挥部。
“司令的眼光依然走在世界前列,我不行了,我的思想跟思维还停留在原地踏步。”
孙德胜很明白自己的缺陷,他的思路已经跟不上现代化作战的需要了,不行就退了吧。
丁伟可没有杯酒释兵权的意思,仍然决定给孙德胜一个合成旅的编制,在他的军区内定一个试点的旅。
其余的几个合成旅,分别放在自己手下,由周卫国牵头整编,调整一个军出来,辖三个合成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