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酒是第二天晌午回到家的,唐翠梅把她交给爷奶,连饭都没吃,就急匆匆的走了。

    等人一走,小酒才敢将藏在小书包里的砂糖橘和香蕉拿出来给爷爷奶奶吃。

    担心水果太凉,她还特意放到煤炉上。

    “奶,烤一会儿,热了再吃,现在太冰牙,您吃了烧心难受。”

    “诶唷,这是我家酒给奶奶买的呀?”

    小酒点头,“喏,还有饼干和面包呢,”副食品空间也有,都带包装,她特地拆了五六包。

    香蕉只有四根,砂糖橘只有八.九十来个,再加上这些面包,差不多就是书包能装得下的量了。

    她的目的不是让老人吃多少,而是让他们尝个鲜。

    以后世的保鲜能力,一年四季都能吃得到各个季节的水果蔬菜,这都算不上啥稀罕事儿。

    无非是价格高低的问题,还有就是不是季节的话,吃着味道可能差点感觉。

    至于用什么保鲜,这里面有多少添加剂,倒不是小酒能考虑的到的。

    毕竟时下条件艰苦,能吃就是福,其他的她懒得去想。

    “奶,这些放一晚上就干了,不好吃了,统共就没几个,您和爷爷赶紧吃,”

    可老爷子老太太吃了一辈子苦了,哪能吃孙女的,他们也只是每一种拿了一样尝尝,任凭小酒怎么说,就是不肯再吃,在他们看来,这些好东西就应该留给自己的孙女儿才对。

    小酒无奈,只能接到手里自己吃,看她吃的甜,老两口就笑的合不拢嘴。

    这样的亲情面前,她说要去县城读书的话,就再也说不出口了。

    他们还能活几年呢,家里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就她留在身边,不就是少挣点钱,有啥啊?

    啥都没有留在爷奶身边更重要,在这一刻,她果断的放弃了进城上学的机会,选择留守农村陪伴他们。

    她已经明显感觉到他们身体不如从前了,她今年都七岁了,人生还有几个七年呢?

    人这辈子能碰上几个这样的亲人?

    前世父母工作忙碌,她也很少回老家,几乎都忘记亲情到底是怎样的了。

    可是眼下,她只要看着他们,她就觉得开心,看奶奶给爷爷剃头,看爷爷抱怨吐槽奶奶手艺不行,奶奶笑呵呵的骂他老东西不知足,有人给他剃都不错了,还挑挑捡捡。

    看他们老两口拌嘴,小酒就觉得心情巨好,她帮奶奶洗完头,就拿着梳子帮奶奶梳各种稀奇古怪的发型,惹得老两口对着镜子哈哈大笑,这么好的氛围,好像只有在电影里能看到,她也因此,产生了用笔记录下来的念头。

    于是,连小酒自己都没想到,她的第一篇成长小说《致我最敬爱的爷爷奶奶》,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

    从这天开始,她每天都会躲在空间里思考怎么写开头,怎么将这个故事写得更贴近事实。

    这个年代对小说把控的很严格,她也没想过发表,而是作为自己的日记来写,等长大了再去梳理发表,现在,并非时机。

    她虽然学的是理科,但语文成绩一直不算差,高考甚至考了128分的高分,虽然没有书写长篇小说的经验,但她有看的经验啊,留着慢慢润色就好。

    她相信她第这一部投入真情实感的小说,一定能够让普通大众产生共情。

    总有一天,她要将这个故事搬上大荧幕,让全国人民都知道爷爷奶奶的爱情,爷爷奶奶的忠贞不渝,以及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和一颗大爱无疆的心。

    元宵节的时候,爹娘还有三哥四哥回来和他们团聚包饺子,翠花姐姐们在正月十六过来走了亲戚,大家聚在一起包了元宵,晚上还去外面放炮点灯笼,就这样和和美美的五七年春节,算正式过完了。

    六姐跟着五姐成功入了学,一个学期五块钱的学费,书用的是五姐以前的,就买了一些本子和笔。

    年后翠花姐姐又领着二姐去了镇子上,帮着挖点野菜,晒点菜干,给麦子浇地除草,偶尔也会找点零工做做,虽说只是个镇子,但有钱人也不少,你比如说之前买他们房子的那户人家,就需要洗衣服做饭的,二姐经常过去帮忙,人家不给钱(怕举报),但会给粮食,这比给钱还要务实。

    桃源村就只有四姐一个人在家,春天来了挖野菜,锄地,施肥,等待大地解冻后开始种植新一茬的蔬菜和农作物。

    所有人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包括小酒自己也是,跟着小伙伴们天不亮就出发,捡柴火,挖野菜,忙的不亦乐乎,回到家还帮着爷奶做饭。

    “爷爷,你们以后顾好家里就行了,外面那一摊子交给我,这些羊啊鸡鸭鹅吃的草,统统包给我,我指定不会让它们饿着的,这路不好走,再磕着碰着的,我心疼。”

    知道小孙女是孝顺,心疼他们,老两口嘴上答应着,却在她离开之后,还是会在周边转悠转悠,薅点草,倒也听话不去河滩地,他们年纪大了,也走不远,尤其奶奶,还裹小脚,更是走不远。

    阳光灿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五零饥荒,九姊妹共立新门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亩花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亩花田并收藏五零饥荒,九姊妹共立新门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