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一眼不相信,这个地宫是何其的浩大,怎么可能用青铜来做墓顶,那要消耗多少青铜啊,以秦代的冶炼能力和水平,估计要把全国的青铜器都收集起来,用来做这个灌顶才有可能!一般能用大石块就很不错了!

    邓一眼下了盗洞,十来分钟就出来了,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道:“赵爷,还真的是青铜灌顶!”

    日本人伊藤英夫走了过来,与何仙姑小声地说了几句。

    何仙姑转头问邓一眼道:“邓把头,这青铜灌顶可有什么办法破解?”

    邓一眼说:“这地宫十分奇怪,估计秦始皇陵都没有这种青铜灌顶,这个地宫怎么会耗费这么多青铜来做灌顶呢,要知道当时的青铜器是非常稀烧的,只有皇宫贵族的礼器和士兵作战的武器才有可能用到青铜器!”

    然后又道:“我们也没有意识到有青铜灌顶,不过这种墓和巨石灌顶也差不多,只能另找入墓口,这个就要看赵师傅的了!”邓一眼说完看向了爷爷!

    我爷爷其实早已经开始琢磨这个问题了,有青铜灌顶,天火琉璃瓦的古墓,只能采取二种办法,一是找到墓道口,从前门进去。破解天火琉璃瓦古墓的前提是破解封门石的时候,不能冲击灌顶;还有就是打盗洞从墓的下面上去,前者要考验风水师寻找墓道口的能力,后者要有绝对一流的经验丰富的土工!

    这种大墓肯定有巨型的封门石,有的还有好几道,走正门进去也很难!这种地宫在山腹之中,如何从地下进去?也基本不可能!所以只剩下一种途径,找到墓道口,走正门堂而皇之地进去,但代价可能会比较高!

    我爷爷看了看整个老母殿的山势,他已经来过这里好几次了,对这个地宫的情况已经很熟悉。他指了指山脚下一个山势突起的地方道:“那里就是墓道口,你们去挖吧,可能要费很大的力气!”

    爷爷指的地方我也早已经看出来了,今天早上我已经在远处启动了入地眼,虽然不能看到地宫里面的情况,但整个地宫的形状,大小,结构我已经看了出来,墓道的入口正是爷爷指的那个地方!

    何仙姑把情况跟日本人一说,日本人半信半疑。日本人跟美国人一说,美国人则根本不相信那个地方就是墓道口!你没有经过科学仪器的测量,怎么通过肉眼就能看的出来墓道口,不可能!

    我爷爷看着他们的神态笑而不答!

    运用高科技你们行,可搞盗墓这一行,几千年的经验不可能一下子就没有用了!

    最后,日本人觉得站在这里也没有任何办法,厚厚的青铜灌顶一下子不可能打开,就是运来最先进的切割机,也不可能在这个狭小的盗洞里面作业,只能试一试我爷爷的方法。

    他们一走,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个地方,想看一看他们为什么走了。

    我看着地上的几个机器,有一个机器有点像发电机,另外两个根本就不知道是啥东西。

    我又看了看那个盗洞,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怎么会有这么标准,光滑的盗洞,刚才我从远处观察的时候,看到一个机器是用来打盗洞的,就是那个圆形的东西,利用电力进行挖掘,这个美丽国科技真的是很厉害!

    我叫李二狗子拿出绳子,我慢慢地进了盗洞,下到灌顶的地方。我用手一摸,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另寻他路了,这个地宫的顶部竟然是青铜灌顶,你用炸药也炸不开,没有任何办法!

    我暗暗咋舌,这个秦始皇也太奢侈了,竟然用青铜做地宫的宫顶,这就不仅仅是人力物力的问题,而是他那个时候的科技发展的问题!

    当时,他既要建设工程浩大的秦始皇陵,又要建设金碧辉煌的阿旁宫,还要挖空这个山脉打造这个炼丹修道的青铜灌顶地宫,怪不得十几年后强大的秦国就土崩瓦解了,那个国家能够经得起这么折腾呢。

    后来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这里面确实是有道理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实行刀剑入库,马放南山的政策,他把全国的青铜刀剑强制性收集起来,据历史记载说是集中销毁,我仔细想了一下不可能,那个时候青铜非常的珍贵,铁就更值钱了,秦始皇怎么舍得销毁,自己拥有不是更好吗?

    可这么多的青铜都放在了那里呢,我想很有可能就是集中全国的力量,把全国各地的青铜都运到骊山里面做修道场地宫的青铜灌顶了,毕竟这是一箭两雕的好事,既防止了暴民作乱,又能让自己安全修道,何乐而不为,这个秦始皇或者他的臣子简直就是天才!

    还有一种可能的说法,大家想一想有没有道理。

    如果不是把青铜用来修建了青铜灌顶,那这么多的青铜哪去了呢,当时如果秦始皇拥有如此多的青铜兵器,而各地农民起义军都是用木棍作为兵器,这秦始皇的兵马怎么就不是起义军的对手呢。很有可能的就是,秦始皇把刀剑都熔化了,运到这里来用以制造这个青铜灌顶,可当时各国的贵族还隐藏了很多青铜器,等到各地起义的时候,秦始皇竟然发现自己的军队没有青铜和铁器,只能用木棍和拥有青铜兵器的各地贵族起义军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盗墓与夺宝江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午夜的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午夜的雨并收藏盗墓与夺宝江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