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你心中最炸裂的诗句是什么?(二)

    各个朝代的读书人,他们看到天幕上的诗句如获重宝。

    于是他们找出纸张,一一的抄写在纸张上,他们想在以后空闲时间,慢慢的去品味其中的道理。

    《道不可言:横渠四句简直就是人所能为的最高点了[泣不成声]。》

    《不知:就因为太高连说这话的人也做不到,所以很多人说这是鸡汤。》

    《昨天的风:这是人格和君子的最高准则,可以达不到但是必须要有,这可不是什么扯犊子,没有这些高准则你连什么叫圣人都不知道,你管这叫假大空只能说你真的知识太低。》

    《瓜牛:横渠四句古往今来没有人达到,但那是所有读书人为之努力的目标,当人不知所措的时候,它就像太阳一样指引伱向前。》

    宋朝。

    张载看了天幕上所说,他有些默默无语。

    在他看来,自己所说的横渠四句,不过是在立志。

    也许他一辈子都达不到,可是他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各朝的读书人看的天幕上的评论,他们深表赞同。

    可是他们既然是读书人,就应该明事理,也应该以这四句话要求自己。

    在他们看来,这是人格和君子的最高标准,也许他们也达不到,但是必须得有,要不他们枉为读书人。

    他们相信,如果自己按这次去要求自己的话,早晚会有人能够实现这些要求。

    随后他们在天幕上看到下面的这两条评论,他们哈哈的大笑了起来。

    他们没有想到,后世之人竟然和他们所想一样。

    秦朝。

    秦始皇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突然觉得,这儒家的学说也没那么坏。

    如果以前的话,他希望那《论语》是《抡语》。

    那么现在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之后,他觉得这论语也有可取之处。

    而且秦始皇相信,如果那些读书人真的按这些要求要求自己的话,那么天下将会安定很多。

    于是秦始皇召见了儒家的大儒,他想看看这些儒家到底有什么改变。

    如果还像以前的话,那么他们面对的结果将和以前一样。

    如果他们在看过天幕之后有所改变的话,那么大秦也不是没有他们的生存之地。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的天幕上的评论,他更加肯定了自己所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相信有了如此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儒家,肯定能让大汉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隋朝。

    杨广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冷冷的一哼!

    在他看来,天幕上的内容简直是狗屁不通。

    那些所谓的君子,也不过是道貌岸然,私底下更是脏乱不堪。

    如果不是国家需要他们,他很想废除他们的权利。

    而且那些诗句又有什么用?还不如修建些大工程,让天下的百姓能够感受到国家的富强,也让那后世能够铭记住他。

    唐朝。

    程咬金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没有想到,这些文人竟然如此要求自己。

    他觉得,还是自己领兵打仗比较适合自己,要不那么复杂的内容,简直是让他头大。

    而其他的文武百官,他们也有各自的理解,只是他们也相当认同天目上的评论。

    既然他们为儒家的儒生,就应该以君子要求自己。

    而君子不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而那张载的四句话,更是拔高了君子对自己的要求,让他们以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宋朝。

    无数的读书人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也对自己提高了标准。

    他们既然是孔子门下,就应该以这样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赵祯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也深深的被震撼!

    先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哉,又有横渠的这四句话,简直是让他惊喜万分。

    同时他命人去寻找这张载,他想看看这张载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竟然能够写出这四句话。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冷冷的一哼。

    他觉得天幕上简直是放狗屁,那些文人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你就不会当了官员之后贪污受贿。

    这天下被他所杀的贪官,简直胜不胜数?

    哪个不是读书人?哪个没有读过张载的横曲诗句?

    只是他们的结果呢?还不是照样贪污银两祸害百姓!

    明末时期,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也是冷冷一哼!

    他登基皇位之初,也相信那些大臣们以君子的要求要求自己,然而现实令他大失所望,那些大臣们简直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在他面前是君子之风,而不在他面前就是另一副嘴脸。

    如果不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今日清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今日清风并收藏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