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朱元璋收到快递之后,再一次叫来了他的太子朱标,一起商议着土豆如何种植。

    对于从天幕上直播购买的农作物,他都非常的在乎。

    毕竟他可是受过饥饿的人,非常的知道粮食对一个人的作用。

    而天下的稳定,也离不开这些粮食。

    现在既然能够从后世在直播上购买这些良种,他肯定要大规模债大明种植,让大明的百姓也能够吃上这些高产的粮食。

    而且朱元璋相信,在他执政期间,肯定能够让百姓们吃饱。

    甚至为了防止后世子孙昏庸,他还制定了种种政策,甚至让太子朱标去组织舰队,然后让人去寻找天幕上所说的新大陆。

    于是他又再次在民间大量收购这种新的农作物,希望明年有足够的种子,大规模的育种。

    也许有上一次的教训,那些想尝一口的公子哥们,这次也没有了行动。

    毕竟上一次打30大板,可是让他们印象深刻。

    而那些被收购的百姓,他们现在也没有什么心理抵触。

    毕竟他们的胳膊拧不过大腿,你知道这宫里的陛下,可是和那些昏君不一样。

    只是他们还是期望着,自己能够早一点种植在天幕上的农作物,让自己能够早些吃饱饭。

    ……

    朱棣收到快递之后,他打开箱子之后拿出了一块土豆,和郑和从那新大陆找到的土豆对比了一下,发现果然大了很多。

    他想了一会儿,还是决定亲自尝一下这两种土豆的差别。

    于是他命人煮了两块,还要对比一下这两种土豆有什么差别。

    当然大部分他都让人收了起来,留到明年当种子。

    并且他还把这个任务,交给那些曾经去过新大陆的士兵们。

    毕竟相对于大明的百姓,这些士兵们可是见过如何种植这土豆。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件事让他非常的忧愁。

    虽然自己的大名,寻找到了那新大陆,可是实在是太远了。

    如果这么远的地盘想控制的话,只怕大明也力所不及。

    他又想起郑和另一个奏章,上面写的是根据天幕上的地图,库页岛以东的地方,有可能就是那新大陆。

    对于这件事情,朱棣并没有经验,就算他召集了那些大臣们,也没有给他一个准确的答案。

    最终朱棣决定,派出一支军队,在寒冬之时,去探索一下那片区域。

    ……

    朱厚照收到土豆之后,他马上安排了下去,让人去哪气候温暖的地方种植。

    随着现在天气越来越冷,这土豆北方已经不能种植,只能种植那南方。

    他现在所处于的时代,大明已经有了土豆,并且民间也有人少量的在种植。

    只是那大明的官员并不识货,他让这高产的农作物成了无用之物。

    如果不是这次天幕直播,只怕这土豆还只会在民间流传,他这个皇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知道。

    现在既然知道,他就让人收集了大量的种子,并让人在那南方条件适合的地方种植。

    至于之前所想,让辽东屯田的士兵们种植,现在那个辽东的气候还不是时候,只有等明年四五月份,才能在那辽东种植。

    相信到那个时候,辽东士兵将会可以自给自足,那时候他才可以,让王阳明去那朝鲜借道,为攻打那倭奴做准备。

    明末。

    朱由检一边打开快递,一边让人拿来了在大明民间种植的土豆。

    两者之间的大小差别实在是太大,如果不是知道这是一种农作物,实在都不敢相信后世竟然能够终止如此的大。

    同时朱由检也很好奇,后世是如何种植出这种比较大的土豆?

    只是在天幕上并没有介绍,他想抄作业都没办法抄。

    不过他觉得也有可能是种苗的问题,他就让人在民间寻找那些种植过土豆的人,让他们去那环境适合的地方种植着土豆。

    他想看看明年结出来的果实,和他大明接触的有什么区别?

    如果明年后世的土豆还是如此的大,只怕就是那种苗的问题。

    如果明年后的土豆和他大明的土豆一样,那就有可能是他大明种植的问题。

    朱由检觉得可以根据这些,了解后市是如何种植庄稼,才让后世的农作物产量那么高。

    朱由检相信,如果他大明真的掌握了这种技术,他大明农作物的产量也将会成倍的增长,到那个时候,灾区的百姓将不再受那不饿之苦。

    同时根据民间的经验,所有人才知道这土豆和红薯可不一样。

    那红薯习惯温暖、湿润的气候,但不耐严寒,如果温度过低的时候,生长速度将会降低或者停止生长。

    而这红薯特不一样,他喜欢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正适合北方这种气候。

    虽然那红薯不挑地,哪怕极为贫瘠的土地,也能结出很多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今日清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今日清风并收藏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