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

    既然军需部能够保证五万大军一年的粮草消耗,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只要大军能够在吕宋登陆,那粮草基本上就可以在当地获取了。

    不过,现在问题又来了,此次出兵吕宋,由谁领兵呢?

    西宁侯宋裕德,就站在武英殿里呢,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他是想领兵的。

    可关键是,他没带兵打过仗啊。他一直都是坐镇中枢了。

    可是宋裕德没想到,朱由检还真就点了他的将。

    “此次出兵吕宋,驻守杭州府的细柳营两万人马,河南、登莱、南京各抽调一万人马,共计五万人马。”

    “西宁侯宋裕德为征讨将军,河南总兵侯世禄为左副将军,登莱总兵杨御蕃为右副将军,统帅五万水陆大军,收复吕宋。”

    按照朱由检的计划,吕宋收复后,就按照东瀛的配置来,设立都司,设置卫所,让勋贵担任镇守吕宋总兵官,文官担任巡抚兼布政使兼按察使,再移藩一个藩王。

    勋贵,文官,藩王,三者相互制衡。

    西宁侯宋裕德虽然没领过兵,打过仗,但是他忠心啊。

    就吕宋那地的反抗势力,除了西班牙人之外,那就是当地土着了。

    西班牙人横竖能有多少人啊,当地土着,那不更是白给吗。

    这一仗,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稳。

    所以,朱由检就让西宁侯宋裕德领兵,直接在实战中锻炼,然后再担任镇守总兵官。

    另外,为了以防万一,朱由检还给他配了河南总兵老将侯世禄。

    侯世禄,榆林卫军户出身,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收拾几个西班牙人和土着,那还用费事吗。

    而且,朱由检还有一层打算,那就是在收复吕宋这仗中,再封一个爵位。这个爵位,就给侯世禄了。

    因为这个爵位,不能乱封,滥封,封爵的人你得让人服气,说白了,得有含金量。

    侯世禄是老将,而且从军多年,屡立功勋,现在已经是左都督了,凭借收复吕宋之功,给他一个爵位,那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要打算推行改革,中兴大明,就必然要对抗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朱由检现在就在培养壮大属于他的利益集团来对抗原来的利益集团。

    属于朱由检的利益集团,那自然就是武将勋贵了,原来的勋贵大多数都堕落的不成样子来,朱由检现在就努力的培养新的勋贵。

    老将侯世禄,资历够了,能力够了,但毕竟上了年岁,也该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了。

    在那么多的老将之中,朱由检之所以选择了侯世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有一个好儿子,侯拱极。

    侯拱极,将门虎子,有能力,有魄力,现在担任山海关总兵。

    给侯世禄一个爵位,他的儿子侯拱极将来有能力能接住这个爵位,大明朝就又多出了一个勋贵世家。

    那他侯家的利益自然而然的也就跟朱由检绑在了一起,朱由检也可以得到一个强有力的臂膀,甚至将来这个臂膀还可以传给他的儿子,孙子。

    明朝的皇帝要想有座位,那必然要得到武将勋贵们的支持,你得有军权。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为什么能成功?那纯粹就是武将勋贵们把他抬进南京的。

    最典型的,就是曹国公李景隆。

    曹国公李景隆,领兵五十万征讨朱棣。可攻打北平城时,愣是没打下来,

    五十万大军,打下北平城,那是应当应分,可五十万大军打不下北平城,那才是技术活呢。

    就像瞿能父子,人家爷俩都带兵攻进北平城了,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了,结果硬生生的让李景隆给叫了回来。

    李景隆可是从朱元璋时期就开始领兵了,你说朱允炆年轻,看人不准,看错了李景隆,但你能说朱元璋看人不准吗。

    到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开门的也正是曹国公李景隆。

    事后,李景隆更是被评为靖难第一功臣。

    所以,明朝但凡是有作为的皇帝,那都得有武将勋贵的支持。

    朱由检如今就在着手培养新的勋贵,像这次细柳营主将周遇吉也是,他现在是右都督,等吕宋战事一结束,晋左都督,然后再打上几仗,封爵,最后再变成世爵。

    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水到渠成。

章节目录

在下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星辰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辰晚并收藏在下崇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