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贬为都督佥事,罚俸一年。”

    惠安伯张庆臻当即跪倒谢恩,“臣,领旨谢恩。”

    “国丈周奎,以次充好,欺瞒朝廷,置我大明士兵于险地,这才造成此次惨案。夺周奎身上所有官职优待,籍没家产,周奎本人收监,监禁终身,遇赦不赦。”

    周奎一听这话,直接就晕倒了。

    “成国公朱纯臣,与周奎同罪,念其诚信悔过,故网开一面。夺成国公爵位,改封东平伯,罚银三万两,面壁思过,三年之内,不得出府门一步。”

    朱纯臣整个人都不好了,世袭的国公没了,但他也没办法。

    以前吃空饷,喝兵血,这都不算什么,毕竟大家都这样,可现在因为你以次充好,冻死冻伤了近百士兵。勋贵依靠的就是士兵,你现在这样弄,相当于自己把路走绝了,任谁也说不出什么。

    朱纯臣颤颤巍巍的跪倒在地,“臣,领旨谢恩。”

    “辽东因此受灾的士兵,除了按例抚恤之外,将此次抄没罚没的财物,尽数分发于受灾士兵。”

    “都散了吧。”

    “臣等告退。”

    待散了朝,王承恩走到朱由检身旁,“皇爷,皇后娘娘带着太子殿下在乾清宫里跪着呢,说是请您责罚。”

    历史上,崇祯皇帝和周皇后感情就很好,周皇后懂规矩,知礼仪,有分寸,现在的朱由检与周皇后感情也不错。

    明朝历史上的帝后感情,基本上都很好。

    像朱元璋与马皇后,朱棣与徐皇后,朱瞻基和孙皇后,朱翊钧和王皇后。

    朱佑樘与张皇后那就更不用说了,人家一辈子就娶了这一个。

    不过,像朱厚熜与他的皇后,怕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另外,明朝后宫干政的情况,也比较少。虽然很少听到明朝后宫干政的情况,但只能说是较少甚至是极少,不能说是没有。

    典型的,就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张氏。

    这个张氏,从燕王世子妃,到太子妃,到皇后,到太后,再到太皇太后,一路走来,倒是颇具传奇色彩。

    不过,这个张氏干政干的很厉害。

    明宣宗朱瞻基的遗诏中就提到,凡朝廷大政均奏请皇太后张氏和皇后孙氏而后行。

    可见一斑。

    明英宗朱祁镇是幼年继位,无法理事,就由太皇太后张氏摄政,三杨辅政。

    这个张太皇太后,可是经常派人到内阁询问政事,美其名曰是防止宦官王振擅权,不过王振就是一个太监,怎么可能擅得了权呢。

    要是说唐朝的太监擅权,那倒不奇怪。可明朝的太监,是不可能擅权的。

    就像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忠贤,不照样被崇祯皇帝一个十七岁的毛头小子轻而易举的拿下了吗。

    不过就是弄一个师出有名罢了。

    可周皇后和那些人不一样,她懂大体,识大局,从不过问朝政,朱由检也是很欣赏她这一点。

    “去告诉皇后,父债用不着子偿,让她带着太子回去吧,一切照旧,不必放在心上。”

    “另外告诉皇后,朕今晚去坤宁宫过夜。”

    不久,国丈周奎因深感罪孽深重,留下一封忏悔书后,在狱中自尽。

章节目录

在下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星辰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辰晚并收藏在下崇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