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寇,流寇,重点在于流。

    朱由检多次下令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严防与陕西的交界线,就是想把流寇锁死在陕西,结果怕什么来什么。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

    流寇还偏偏就流窜到了四川。

    朱由检心中就起了火,“四川巡抚田仰,革去官职,革去功名,由锦衣卫押赴进京,交刑部论罪。”

    “四川总兵侯国柱,革去都督佥事职衔,戴罪立功。”

    “召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乾清宫议事。”

    “另外,告诉孙传庭,高迎祥就不用押解进京了,直接在陕西凌迟处死。”

    左都御史李标一听,朱由检这次确实是动了肝火了,四川巡抚田仰治事无能,致使流寇逃入四川,革去官职,本是再应该不过了,可是田仰不光被革去了官职,还被革去了功名,这可就要了命了。

    当官嘛,谁也不敢担保自己就一定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有个马高镫短,丢官罢职的,这很正常。

    可是,功名就不一样了。

    有功名,你才有做官的资格,才有了进入特权阶层的通行证。

    就算是你当不了官,只要有功名,那回到家乡,高低也是个乡绅,依旧是身份显赫,高人一等。

    如今田仰被革去官职不算,还被革去了功名,那他这一辈子,恐怕也翻不了身了。

    很快,诸位大臣就来到了乾清宫。

    “臣等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赐座。”

    “谢陛下。”

    朱由检拿起两份奏报,示意王承恩给殿内众人传阅。

    “陕西来报,孙传庭在子午谷大财乱贼,生擒贼首高迎祥。”

    “但凡事有好就有坏,四川来报,陕西的乱贼流窜进四川了。”

    “四川巡抚田仰,朕已经下令革去官职,革去功名,现在诸位就议一议看看谁能收拾四川的这个烂摊子。”

    兵部尚书李邦华率先起身奏报,“陛下,不久之前,总督西南的朱燮元朱部堂向朝廷发过奏报,奢安乱贼大部分已经被剿灭,残余势力逃进山中。为了永绝后患,现在西南的兵力大多都进山围剿奢安乱贼去了,陕西的贼寇想必是趁这个时机逃窜进的四川。”

    “臣以为,目前四川局势基本稳定,抽调兵力围剿陕西而来的逆贼,不是难事,至于……”

    “不。”朱由检打断了李邦华的话,提出来不同意见,“奢安之乱这么多年了,也该彻底平定了。”

    “四川的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剿灭奢安乱贼的残余势力。”

    “陛下,既然陕西的局势有所乐观,莫不如从陕西抽调兵马入蜀,剿灭乱贼。一来陕西、四川接壤,路途近,二来陕西兵马对付乱贼也有经验。”礼部尚书来宗道提议道。

    朱由检不置可否,道:“陕西的兵马还不能动,陕西虽然看上去已经风平浪静了,但水面之下,却是暗潮汹涌。”

    “还是调湖广总兵马世龙率军入川。”

    兵部左侍郎王洽起身奏报,“陛下,四川总兵侯国柱,湖广总兵马世龙,皆是沙场宿将,对付些许乱贼,不是难事。”

    “但若是再加上一人,或许可令蜀地之事,事半功倍。”

    “哦,何人?”

    “秦良玉秦将军。”

    朱由检听罢,止不住的点头,“差点忘了这位巾帼英雄了。”

    “白杆兵也确实厉害,就是人数有些不足。”

    说着,朱由检就把目光转移到了户部尚书郭允厚身上。

    郭允厚本能的预感到,又得花钱,“陛下,要多少银子啊?”

    朱由检听罢,淡淡一笑,“郭尚书,你我君臣如今也算是心有灵犀了。”

    “朕这什么还没说,你那就明白了。”

    “拿二十万两吧,十万两交付秦良玉,让她回四川募兵。”

    “另外十万两,交付彰武伯杨崇猷,让他去广西募兵。”

    在说到秦良玉的时候,朱由检很自然的就想到了白杆兵,然后,他突然想到了大名鼎鼎的广西狼兵,这便有了让彰武伯杨崇猷去广西募兵的想法。

    户部尚书郭允厚一听,二十万两,咬咬牙也能凑出来,就算是凑不出来,那也是财政司侍郎钱谦益的事。

    所以,郭允厚也就没诉苦,“臣遵旨。”

    “行了,这次是讨论四川巡抚的人选,还是先谈正事,别扯远了。”

    兵部尚书李邦华不禁腹诽道:我的陛下,本来我是要说四川巡抚的人选的,这不是被你给打断了吗。

    李邦华起身奏报:“陛下,陈举荐山西巡抚傅宗龙。”

    “傅宗龙久在地方,经验丰富,且巡按地方之时,也曾率兵击溃过乱贼,有领兵经验,若是调傅宗龙为四川巡抚,可保蜀地无虞。”

    “傅宗龙?”朱由检略做思索,道:“傅宗龙倒是个好人选,但山西接壤陕西,又是边塞之地,目前还需要他坐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在下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星辰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辰晚并收藏在下崇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