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明王朝的西北之地,省域极广,人口众多,囊括后世甘肃,宁夏等地。

    西北之地本就干旱,可夜逢屋漏连阴雨,陕西又是连年大旱,田地几乎是颗粒无收,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老百姓吃不上饭,自然就要想办法吃饭。

    那想什么办法才能吃上饭呢?

    自主创业呗。

    像高迎祥啊,王嘉胤啊,罗汝才啊,纷纷开始露头。

    之前朱由检曾给陕西下过旨意,让陕西募兵两万,费用由当地官府和藩王共同承担,且若有需要,可协调当地藩王赈灾。

    背后的意思其实就是说,找藩王府要钱练兵,只是不能明说罢了。

    陕西境内最有钱的,那当然是秦王府了,三边总督武之望也因此事向秦王府发过公文,派过人登门拜访,请求秦王捐献些钱粮。

    可大明的三边是什么地方,夷汉杂处,蒙匪贼寇,流民造反,不说是龙潭虎穴,那也差不多少。

    加之三边总督武之望年事已高,处理三边军政事务已经忙的焦头烂额,这件事情,便交由了陕西巡抚胡廷宴负责。

    朱由检的旨意同时也下给了北方其他省份,可各地的藩王哪那么容易就出钱呢,反正旨意已经下了,骂名朱由检自己已经主动背起来了,剩下的这看各地官府的了。

    像山东总督袁可立,威望甚高,往鲁王府和德王府一站,他们连大气都没敢喘,乖乖就把钱拿出来了。

    像河南巡抚邱兆麟,河南境内的藩王不肯出钱,他就派河南的大大小小官员直接堵门去要钱,什么时候给,什么时候算完。

    还有山西巡抚傅宗龙,用的方法更绝,直接宣布太原进行军事演习,让总兵何可纲带兵整天围着晋王府转。白天街道戒严,不让出门,晚上训练部队,扯着嗓子喊口号。

    结果刚刚过了三天,晋王就扛不住了,终于扛不住了,主动把钱送到了山西巡抚衙门。

    可陕西巡抚胡廷宴这个人,昏聩无能,秦王府是不愿意出钱的,他要了好几次,秦王府都是打哈哈,他呢,也就不了了之了。官府又没有钱,所以陕西募兵之事,也就随之搁置了。

    陕西有乱民造反,他也是打哈哈,认为左右不过是些小打小闹罢了,报喜不报忧。

    终于,纸里包不住火了,陕西民变四起,狼烟遍地。

    三边总督武之望,见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心力交瘁,卒于任上。

    不过,也有的人认为是武之望害怕被朝廷追责,自杀谢罪了。

    西北的几个主事人,三边总督武之望卒于任上,陕西巡抚胡廷宴昏聩无能,延绥巡抚岳和声是岳飞的十八世孙,民政倒还可以,可惜没有遗传他祖上的军事才能,对军事一窍不通。

    宁夏巡抚郑崇俭,有能力,也知兵,可是他管不到其他地方,只能护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甘肃巡抚梅之焕,远在甘肃,对陕西之事,就算是想管,那也够不着啊。

    因此,陕西的情况很快就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消息传到北京,朱由检倒是显得很平静,自己没有调动西北的兵马入京勤王,就是怕西北出现民乱,结果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武英殿内,建奴败退的喜悦还没捂热乎呢,就被西北的民乱冲淡了。

    朱由检一上来,直接就宣布了西北几位官员的处置,“三边总督武之望后事,由朝廷拨款厚葬,礼部派人代表朝廷前去吊唁。陕西巡抚胡廷宴,由锦衣卫押赴京师,交由三法司论罪。延绥巡抚岳和声,罢官夺职,开缺回籍。宁夏巡抚郑崇俭,留职查看,戴罪立功。”

    接着,朱由检目光看向户部尚书郭允厚,“郭尚书,户部能向西北调拨多少钱粮?”

    郭允厚面露难色,躬身奏道:“回禀陛下,此前供应大军,户部储备的钱粮已经消耗大半,如今还要再承担北直隶的战后事宜,若是再向西北调拨钱粮,户部,实在是力有未逮。”

    朱由检略微侧身,朝着身后站立的王承恩问道:“皇庄、皇店还能调拨出多少粮食?”

    “回禀万岁爷,虎贲军的一应物资,本就是由皇庄、皇店供应的,虽然您之前下令大肆收购粮食,可前番大战消耗甚广,想来,也不会太多。”

    王承恩这话,是对朱由检说的,也像是对其他大臣说的,意思是,陛下也不容易。

    “不管还剩多少,全都调出来,准备发往陕西。”

    “遵旨,奴婢这就安排人去办。”

    就在这时,吏部侍郎温体仁出列奏道:“启奏陛下,臣有本启奏。”

    “准奏。”

    “陛下,臣以为西北所需钱粮,可协调当地藩王府与朝廷共同承担,事出紧急,想来各地藩王也能理解朝廷的苦衷。”

    朱由检暗自懊恼,真是糊涂了,怎么忘了藩王了呢。

    “温爱卿说的好啊,各地藩王皆是太祖血脉,自当维护太祖留下的大明,爱护大明治下的百姓。”

    经过温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在下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星辰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辰晚并收藏在下崇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