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结晶出来的是氯化钾了。

    胡湘给李冶写出了几个化学方程式。

    Cl2+2KOH=KCl+KClO+H2O

    Cl2+6KOH=5KCl+KClO3+3H2O

    “胡公子,我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些符号代替各个物质。”李冶道。

    “呵呵,这些符号多简单,李先生也作过很多实验了,其实世上的物质,都是由很少物质互相组合得来的,”胡湘道。

    其实我们常见的物质,就是很少种类的原子互相组合成的,毕竟元素周期表,也就百多种,常见的也就几十种。

    例如,水(H2O),氧气(O?),氮气(N?),石灰石(CaCO?),白沙子(SiO?),食盐(NaCl)等等。

    比如常见的土更是多种物质混合,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三氧化二铁,氧化镁,氧化钾,碳酸钙、硅酸钙,各种硅酸盐等等。

    “我们通过做实验,确实如公子的预言,”李冶道。

    “胡少爷的预言,从来就没有错过,纳和氯气,都是剧毒之物,化合后,竟然成了我们吃的食盐,太神奇了,”戴维也恭维道。

    “哈哈,也有错的时候,你们还是要多做实验,化学中的四大反应,你们要掌握它们的规律,”胡湘道。

    化学四大反应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例如碳在空气中燃烧,铁和氧气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当然这个物质必须是化合物才能发生分解反应。例如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例如铁的铁矿石炼铁。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例如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碱液反应,生成新盐,水和二氧化碳

    “嗯,我们做的实验都做了记录,南宋炼铜用的胆铜法,就是置换反应,”戴维道。

    南宋的胆铜法,就是把铁放在胆矾(硫酸铜)溶液(古代俗称胆水)里使胆矾中的铜离子被铁所置换,而成为单质铜沉积,这种炼铜法,铜比较纯。

    (西汉成书的《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记载,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也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作的实验,又扩充了以前的范围,不限于硫酸铜,只要是可溶性的铜盐,就会和铁起置换反应。他说:“鸡屎矾……投苦酒中涂铁,皆作铜色。”苦酒指醋酸。鸡屎矾是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它们和硫酸铜不一样,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所以要加醋酸使它溶解。

    北宋宋哲宗时期,张潜所撰《浸铜要略》。又发展了详细记载湿法炼铜了,从浸铜、取铜方法优劣的比较,到浸铜时间的掌握,说明湿法炼铜的胆铜法在宋代已经发展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工艺。

    欧洲到十四五世纪,发现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看见铜出现在铁表面,被当做神奇的魔术,和古代中国根本不能比。)

章节目录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我爱左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爱左轮并收藏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