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下去,或许就会出七个中举入仕的,说不定还能出大官。”

    秦焆阳明白了。

    是那爱喝酒的教书先生,在变相告诉村民要善待这孤独的瞎眼妇人。

    西南边陲这个地方原本穷苦,地域又偏,原本的人心不一定会善良到哪儿去。

    一个独居的瞎眼妇人,在村子里要说不被欺负谁能信?

    若是规劝那些大人,只怕怎么劝都不管用。

    可教书先生随随便便用了些手段,就让村民知道了能做大官的孩子最起码先学会什么。

    那七个孩子或许是村子里条件比较好的人家,本身就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七家本地人的影响,其他村民也就不会再随便来欺负人。

    这教书先生,倒是有些手段。

    妇人继续说道:“后来不知道怎么了,愿意来帮我的孩子越来越多,便是不在这夫子庙读书的孩子,也会时常来帮忙做一些事。”

    “再后来就有传说,说是夫子庙正对着我家,夫子每天都看着呢,谁心肠好谁心肠不好,他都看的清清楚楚,心肠好的他会照顾,心肠不好的家里一定造灾。”

    “其实哪有这种事呢,只是那个爱喝酒的先生照顾我罢了。”

    秦焆阳沉默了一会儿后问:“我听闻县城里这么多年没有一个孩子科举入仕,那先生的话还有人信吗?”

    妇人回答说:“有人信啊,大家都信,虽然没有一个孩子科举入仕,可是那些孩子后来都很好,家业也越来越好,他们虽然都离开家了,却每年都能往家里送回来不少银子。”

    秦焆阳微微皱眉:“可是我们走街串巷做买卖,没见谁家高门大院,家里多数都是老旧房屋,似乎不像是......”

    妇人也微微皱眉:“为什么家里条件好些就要建新房呢?”

    她看不到远方,可她抬起头却好像要看向远方。

    “那位教书先生说,这里太小了,太偏了,能走出去的孩子若能在外安家立业,有本事的就把家里人接走,回来这里就算见了新宅日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先生还说,城外的田地一共就那么多,每家每户分到手的只能够口粮,走出去看看外边有多大,比守在这里要强很多很多。”

    秦焆阳好奇的问:“那位先生呢?”

    妇人摇头:“不知道,很久很久没有见过他了,我曾问过别人,那先生生的什么模样,他们说,先生满头干枯的头发,稀疏还卷曲,脸上总是油光油光的,也不知道多久不洗脸。”

    “大家都说他不像是个读书人,可他却真的教了很多孩子读书明理,这里很多人都被接走了,老乡亲越来越少,挺好的,他们都去见识外边更大的天下了。”

    秦焆阳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这个小县城里人口那么少,来之前听说有近万人,进来之后才察觉到最多不超过五六千。

    “那位先生还说,走出去的人多了,剩下的人也能过的好些,因为剩下的人能种的田就多了。”

    妇人笑了笑:“他真的是一个聪明人。”

    就在这时候,一个看起来七八岁的小孩子背着一个布袋跑过来,到门口就喊:“三娘三娘,钧涯哥哥给你捎回来的东西,我帮你房门口,你自己一会儿取。”

    妇人立刻笑起来:“等下再跑。”

    她起身回到屋子里,拿了两个果子递给那小孩儿:“解渴吃,一路跑来肯定满头大汗。”

    孩子也不客气,接了两个果子说了一声谢谢三娘转身就跑走了。

    妇人拿了布袋放在旁边,脸上是一种无比幸福的表情。

    “现在那些孩子都长大了,他们都在外边,可每个人往家里捎东西回来都不忘了我,也有我一份。”

    妇人“看”向秦焆阳:“读书做官不做官也许没那么重要,他们现在多好?”

    秦焆阳点头:“是啊,他们多好。”

    妇人说:“现在孩子们都去县学力上学了,他们说县学比县衙还要气派,我没有见过县衙是什么样子,但我想,如果孩子们求学的地方比官老爷坐堂的地方还要大,那真的是很好很好的。”

    秦焆阳深吸一口气后说道:“我刚才路过的时候看到了,县学里有许多孩子在读书,县学真的比县衙大,大一倍。”

    妇人嗯了一声:“我有时候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

    秦焆阳沉默了一会儿后问道:“大嫂,最早在夫子庙里读书的那七个孩子,是不是每年都会回来看你?”

    妇人摇头:“没有,他们也和别的孩子一样,每年都会托人捎回来一些东西。”

    秦焆阳嗯了一声:“他们是这通崃县城开始明白事理的孩子,有了他们做榜样,将来这里一定会越来越好。”

    妇人说:“这里不用越来越好,他们越来越好就好。”

    妇人问:“你们吃完了吗?”

    秦焆阳连忙起身:“吃完了。”

    妇人说:“吃完了把碗筷放下就好,不用帮我收拾,你们若是碰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天下长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知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知白并收藏天下长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