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大唐之前的朝代皇帝们,都有些惊讶。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见状皱眉。

    “诗圣杜甫?”

    扶苏也是满脸的疑惑。

    “一个作诗的,这些人至于这么激动吗?”

    诗和歌,古而有之。

    早在炎黄时期,就已经有了诗的出现。

    但那时候的诗,更多属于“顺口溜”的类型,纵然风靡一时,也不会被记载在史书上。

    直到周王朝时期,派出官员到各诸侯国采风,才编撰出了华夏第一首诗集——《诗经》。

    诗经之中有许多让后人耳熟能详的诗句,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等。

    但诗经之中的作品,作者名字早已失传,只能标注为“佚名”。

    直到战国时代后期,华夏才真正出现了第一个有名字的诗人,他就是——屈原。

    屈原距离秦始皇如今这个年代,也才不过几十年而已!

    换言之,对秦始皇父子而言,“诗人”是一个刚刚出现没多久,连诸子百家都挤不进去的行业。

    他们当然不可能对诗人有多么的重视,也无法理解后代皇帝对这个“诗圣”杜甫的狂热。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看着密密麻麻的弹幕,摸了摸胡须,自言自语。

    “难道是那些腐儒,在后世又玩出了什么花头?”

    “不过说起来,这杜甫居然能引来如此之多的皇帝称赞,看来也是个大人物啊。”

    在刘邦面前,萧何曹参同时露出惊讶表情,异口同声。

    “好诗!”

    萧何忍不住赞叹道:

    “四句诗,竟将一切娓娓道来,尤有余韵。”

    曹参感慨道:

    “管中窥豹,见微知着,原来都应在这四句诗中!”

    刘邦闻言,翻了一个白眼。

    老萧和老曹就这点不好,无非就是比朕多看了几本书嘛,成天掉什么书袋!

    另外一个大汉世界之中,汉武帝一声冷笑。

    “呵呵,作诗这种小道,竟然都能被后世如此敬仰了吗?”

    “不过,这杜甫的诗句,倒是颇有意境。”

    “短短二十字,竟道尽了长安上层的繁华和下层的困顿。”

    “有此才情,能被敬仰也是理所当然。”

    此时金幕之中画面一转,又回到了华清宫。

    李隆基目光转向宴席角落,锁定某人身上,笑着开口。

    “李白啊,尔不是号称谪仙人吗?写首诗来给朕,咏叹一下这大唐盛景!”

    李隆基话音落下,一人随之起立。

    这人风姿潇洒,身着一身翰林袍服,表情恭敬中带着几分洒然。

    正是大唐翰林学士,李白!

    “既是陛下有命,还请让人取纸笔来!”

    很快纸笔取来,李白挥毫而就。

    李隆基看着墨痕未干的诗句,沉吟半晌,摇头道:

    “朕觉得不行。”

    安禄山闻言,便在一旁笑道:

    “你这李白什么身份,也敢自称谪仙人?”

    “陛下才是天子,真正的仙神后裔!”

    “也就是陛下心善,要不然早就把你这个冒犯天威的混账给杀了,哈哈哈!”

    李白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怒道:

    “安相公,尔乃大唐宰相,焉能说此粗鄙之语?”

    安禄山哈哈大笑,朝着李白吐了一口唾沫。

    “老子大字不识一个,生平最烦你们这些没事就以文化人自居,看不起我们大老粗的狗屁诗人!”

    李隆基挥了挥手,不耐烦道:

    “李白,你给朕下去吧。从今往后,尔不需要在翰林院之中呆着了,从哪来便回哪去。”

    李白闻言,脸色不由惨白,摇摇欲坠。

    他平生之志,便是想要辅佐君王,成就霸业!

    却不想,竟落到这般结局,被驱逐出长安。

    画面一转,李白坐在华清宫角落的厢房之中,旁边已经放着一个收拾好的包袱。

    他面前的桌子上,已经有一首写了大半的诗。

    默然良久之后,李白将这首诗的最后几句补全。

    “西施宜笑复宜嚬,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写完这首诗,李白又取出另外一张白纸,放于面前。

    一阵月光自窗外洒落,李白下意识地抬头。

    雪花纷扬而下,冬夜月色迷人,竟让李白一时间痴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白再度研墨提笔,写了另外一首诗。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张石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石坚并收藏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