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变得迟疑,纷纷撤出战场。

    【李先凫、葛福顺两人势如破竹,自东宫、掖庭宫包抄太极门,彻底完成了三面封锁。】

    画面切换到寝殿之中,韦皇后急急忙忙,带着小皇帝李重茂和上官婉儿等人奔出。

    上官婉儿急声道:

    “太后,我们去哪?”

    韦皇后咬牙道:

    “三面都是敌人,我们去玄武门,那里有韦跨和韦播在!”

    一行人立刻朝着玄武门的方向狂奔而去。

    一路畅通无阻,离开玄武门。

    听见喊杀声渐渐在身后消失,韦后不由又惊又喜。

    “一定是李旦和太平那个贱人干的,等过了今夜,就弄死他们!”

    “快,先进左飞骑营!”

    很快,左飞骑营门大开,将韦后等人迎入。

    韦后迫不及待地高喊。

    “韦播,快出来,保护陛下和老妇!”

    跟在韦后身边的上官婉儿突然脸色一变,拉住韦后的袖子。

    “太后,这里好重的血腥味,快走!”

    还没等韦后反应过来,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太后是在找这个人吗?”

    李隆基策马出现在韦后视线之中,将一颗人头丢到了韦后的面前,正是左飞骑将军韦播!

    紧接着,大批羽林军出现,将韦后一行团团包围。

    看着面如土色的韦后,李隆基哈哈大笑。

    “毒妇,本王就知道你会自投罗网,早就在这里等你多时了!”

    “诸位,韦氏妄图架空陛下,行武则天旧事篡夺大唐江山。”

    “本王奉陛下之命,诛杀韦氏和上官婉儿群贼,还不速速动手!”

    “不!”伴随着韦后一声凄厉至极的尖叫,画面渐渐暗淡了下去。

    【李隆基并没有重蹈前太子李重俊的覆辙,成功在玄武门外把韦后诛杀,并将皇帝李重茂掌控在手中。】

    【宗楚客、安乐公主等韦后心腹也很快被斩杀殆尽。】

    【随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逼迫李重茂退位,将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第二次扶上皇帝宝座。】

    【李旦二度登基后,本应立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但李成器认为李隆基居功至伟,故而坚决让位于李隆基。】

    【最终,李旦下旨,立李隆基为太子!】

    【这位曾经亲眼目睹过神龙政变的成功,也目睹过李重俊政变失败的年轻人,终于成为了大唐的核心人物。】

    【但,李隆基的人生并没有因此就顺风顺水了,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等待着他!】

    看到这里,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感慨一声。

    “这就是李世民造就的恶果了。”

    朱棣闻言,不由疑惑。

    “父皇,李世民早都死了呀。”

    别说是李世民了,就连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此时都死了很多年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瞪了朱棣一眼。

    “论功绩,李世民自然是华夏千古大帝,无可置疑。”

    “但李世民上位的手段,乃是诛杀了当朝太子李建成,不折不扣的篡位!”

    “既然是篡位,那他的子孙自然也就有样学样了。”

    “这就是为何李世民死后,大唐乱象频生的原因。”

    朱棣若有所思,突然大汗淋漓。

    “父皇,您是在说儿臣?”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看着朱棣。

    “你小子也不傻嘛。想想吧,若是你当真通过靖难之役那样的方式篡位,你觉得将来你的子孙会如何?”

    “他们会不会也想着效仿你这个祖先,来一个‘能者居之’?”

    朱棣的冷汗哗一下就全都出来了。

    此刻朱棣的脑海之中,全是自己的子孙后代为了争夺皇位残酷厮杀,兄弟阋墙的情形。

    朱高炽见状,赶忙安慰道:

    “爹您别怕,现在您可是大明皇太子殿下呢。”

    “再说了,从之前朱祁镇那盘点来看,咱们大明的皇位传承还是很顺利的。”

    朱棣刚刚松了一口气,朱元璋又悠悠地开口了。

    “真的很顺利?朕可是记得朱祁镇那一篇视频里说过,朱瞻基刚刚登基,就镇压了汉王朱高炽的叛乱。”

    “怪了,朱高炽为什么会叛乱呢?”

    朱棣瞪大了眼睛。

    对啊,朱高炽为什么会叛乱呢?

    朱元璋继续不紧不慢地开口。

    “朕可是听说了,许多人都觉得高炽这小子过于肥胖,非人君之相也。”

    “哦对了,朕还听某个太子在朕面前说过,他家的二儿子朱高炽才是最像他的呢。”

    朱棣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

    这些话,都是朱棣在朱元璋面前说的!

    群臣闻言,脸色也都变得古怪。

    父亲疼爱某个儿子,其实也很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张石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石坚并收藏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