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汉如今能轻车熟路处理那些惯常于装傻浑赖的乡绅,正是来自于陛下的提点。

    只是四个字——发动百姓!

    他不懂什么叫做阶级矛盾,林止陌也不会长篇大论去给他解释,只要恰到好处的提醒就已经够了。

    果然,不管广西还是常州,这种办法都是十分有效的。

    现场有这么多百姓伸冤和举报,甚至有人愿意带领巡按组的差役去确认哪处的地是何家的隐田,很快,何家就已经解决,自有人去丈量清算田亩,接着就是会馆中继续点名。

    又一个被拎了出来,那面锣也再次响起。

    “清查靖江王家,有冤屈的乡亲父老速速前来质证!”

    ……

    京城,西山。

    马车中,蒙珂一脸沉吟之色地问林止陌:“先生,所以你让傅家主故意发出几封密信,就是为了离间那些士绅?”

    “这不叫离间,只是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林止陌举起食指摇了摇,“人都是自私的,哪怕平时关系再好,甚至是朋友亲人,在利益面前也只会首先选择自己。”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由傅家出面找几个人出来做榜样,晓以利害,主动投诚,让别人看见其中的利弊,剩下那些人当然就会知道该怎么选择了,至于选得晚的,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民间掌控财富的就那么多人,如果要撬动他们的利益,那么挑几个出来,再打压其他人,总比他们全都一起报团取暖和朝廷对抗要来得简单。

    蒙珂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向旁边发呆的傅香彤,问道:“香香,你听懂了么?”

    傅香彤忽闪着一双大眼睛道:“听话的吃肉,不听话的要打板子,这有什么不好懂的,很简单呀。”

    蒙珂无奈,香香平时看着呆呆的好欺负,一到这种和生意相关的话题上就会变得格外机灵。

    秋高气爽正适合登高,眼看西风将近,城中的煤炭生意也该忙活起来了,林止陌便想带着蒙珂和傅香彤出城转转,顺便去城西的煤矿去看看。

    每到秋冬时节,城中的炭火生意就旺盛了起来,但是木炭这东西不是每户人家都用得起的,通常只会流通于富贵人家,平民百姓家每到冬天就只能用煤块取暖,并且这东西在屋内燃烧还容易中毒。

    所以,蜂窝煤也该提上日程了。

    制作蜂窝煤的工序并不复杂,用西山煤场的散煤加上土,再混合脱硫剂消石灰,产量高,成本低,能在寒冷的冬季为更多买不起木炭竹炭的百姓提供温暖。

    京城地处大武北方,这个时节的风吹着已经颇有些寒意了,而西山煤场自从他的抽水设备出世后,许多废弃的矿洞也再次恢复了生产,只要在矿洞附近建个工厂,不需多久,蜂窝煤就能正式开始售卖了。

    前方就快回到城中了,林止陌正在感受着西风带来的凉意,却发现城门中正有一大批人出来,身后有官兵押送着。

    这些被押送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甚至小一点的还有十来岁都不到的孩童。

    林止陌敲了敲车厢,问驾车的徐大春:“那是干嘛的?”

    徐大春道:“回老爷,就是前些时日宁嵩案中牵扯到的人家,首犯伏诛,他们被连坐流放,这是历来的规矩和做法。”

    林止陌皱了皱眉,宁嵩案到现在一个多月,牵扯了那么多人,他倒是忘了这事,可是看着前方的人群,有些不忍心起来。

    成年人也就罢了,但是那些妇女孩童要千里迢迢送去福建甘肃等边远地带,一路上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就算到了那边也是生活难以为继,恐怕这辈子再想翻身都难了。

    蒙珂来自西南,他们那里也有被流放的,当然只是在西南行省的边缘地带,那些人平时过的日子有多艰苦她都知道,而且关键是没有人权,一旦落下个犯官之后的烙印,就连寻常百姓都看不起他们的。

    林止陌让徐大春将马车停了下来,他下车来到路边看着。

    那些被押送的人一个个眼神暗淡形容憔悴,拖着绝望的脚步走着,几个孩童在母亲怀中哭泣着,似乎也感觉到了前途的灰败和渺茫。

    徐大春又说道:“这些都是隔得较远的关系,只是流放,好歹也算是保住了性命,那些主犯都已经伏诛,家中妇女都要充入教坊司,那才叫惨,日日有人看守着,连寻死都不能。”

    林止陌心里颇不是滋味,但是大武律法如此,纵然他想改,一时间也不知道从何改起。

    他正在看着,就见队列中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栽倒在地,旁边一个军士上来就是一鞭子。

    啪的一声脆响,妇人惨叫着蜷缩在地,但还是牢牢护住了怀里的孩子。

    那军士骂道:“快给老子起来,照你这走法得走到什么时候去?”

    林止陌皱了皱眉,正要开口,却听傅香彤说道:“他们好可怜啊,陛下,你把他们留下来吧。”

    “留下来放哪儿呢?”林止陌闻言苦笑,“总不能一直关在牢里白白养着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林止陌夏凤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书林文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林文学并收藏林止陌夏凤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