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探看,几乎人人都是满脸慌张、关切之色。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普度众生,鲜姑娘因护佑少林众僧而……伤,我等罪孽深重,实难饶恕……”

    缘度本来是想说柔儿姑娘、因为救援寺僧而死的,但终究没有把握决断,所以还是猜想她受伤。

    于是探出枯瘦的手指,轻轻搭在至柔的右腕上,一探脉息全无,吓得老和尚连忙缩手,口中不住地唠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缘度慌乱之下,头脑有些不清,只当鲜姑娘与他们一般,也是佛门中人,心想:难道鲜姑娘真的、去见佛祖不成,老和尚一直肢体战抖、极度自责。

    “方丈师兄……少林寺缘何遭此大劫?师兄既随佛祖,叫我等有何颜面、敢再见孟掌门……”

    缘意禅师见陡生机变,惊愕悲苦一时难以承受。

    “阿弥陀佛,那魔头方才一掌,吞吐不定,掌势柔绵,掌力却阴沉凶狠,柔儿姑娘若是被其一掌震飞,或许尚能有救。今观之中掌后软软倒伏,则力透五脏六腑、精气神俱消,除非大罗神仙降生……”

    说话之人是达摩九院的高僧缘觉,武功之深堪比缘尘,却比缘尘果断智慧,一眼就能看出因果。

    “她没有死,只是暂时受伤昏迷罢了,大师不必自责!”

    “啊……”

    缘度等人一听实难相信,一齐抬起头,望着这个不起眼的青年。

    众僧想起,刚才就是这半道半儒的男子,从驴背上机变弹起,果断施救少林寺恩人,男子身手敏捷,无丝毫征兆,确实非寻常武林名家所及。

    但大师仍旧半信半疑,问道:“老衲愚钝,不知这位少侠名号,鲜姑娘内脏大损、血浸胸腹,难道还能……重生!”

    “大师!我的名号无关紧要,而这位姑娘,确如你所说腑脏俱损,寻常的医家,自然是无力救活,不过,小生或可一试。”青年男子面色不变,彬彬有礼、不骄不躁地回答。

    缘度等人适才见过、这青年的出手和技法,知道此人既说一试,当然是有把握的,于是一并上前作揖:“善哉!我佛慈悲,少侠仁义胸怀!少林寺感恩戴德……”

    “不必了!既然你们彼此相识,交谊自视非同一般,那就请马上派人、先取一套僧衣来,再教人雇一辆大车,将此贼连夜送往登州,届时,我会在那里等候。”

    陌生男子说着目光俯视,随即以手中玉笛一指、躺在地上的恶魔单克星,蓦然,就见在单克星胸前的膻中等部位,玉笛虚空一笔划过,竟然发出一阵脆响。

    魔头单克星立马晕厥,不再做任何挣扎,恐怕数日亦人事不省,大小和尚与江湖各派好汉,无不怔怔地望着这一切发生,均感到眼前这个青年深不可测。

    “姑娘的马儿,你们就一并照看吧!或许以后,她还用的着!”男子说完,将玉笛塞入怀中,托着至柔身体,走到瘦驴旁边。

    就在这时,有个中年僧人、从远处飞一般来到近前,双手捧着崭新的僧衣,恭恭敬敬、立在青年的坐骑旁边。

    陌生男子一一接过僧衣僧帽,且全部给姑娘穿戴好、并扶上驴背,而后自己也骑上瘦驴,并让姑娘倒伏在其背上。

    七八个大小和尚、和旁观各派的江湖人等,无不惊讶地看着青年的一举一动,均不相信眼前这一幕,满脸疑云地自问:

    这么瘦的一头驴,骑上两个人,还能跑得动吗?

    却见青年人回头叮嘱:“一定照我说的去做,否则后果难料,事不宜迟,我先走了!嘚……”

    瘦驴得令,竟然也是奔跑如飞,少林寺众僧无不啧啧称奇,驴跑的比马快,已属不易,更何况还驮载着两个人,看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鲜姑娘还会是一个鲜活的姑娘?也未必就是不可能的事。

    等到鲜姑娘醒来时,四周已是一片明亮,陌生的环境,令躺在床上的至柔颇为迷糊,隔着轩窗、能看到外面蓝蓝的天空,耳旁是一阵阵低低、且有节奏的哗哗水流声。

    迎面隔墙挂着一幅写景字画,画着一个年轻人独坐山岩,面朝大海专注抚琴。

    至柔无意欣赏,只是在脑海寻找记忆:

    我怎的到了此地,这是哪里?想到画面上无边的海水,和窗外传来的声音方有所悟,她正待坐起,忽然感觉全身剧痛,大叫一声倒下床,又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等到第二次睁开眼睛,床前却站着一名、陌生的年轻男子,至柔无力趋避、退无可退,惊问:“你是谁?”

    刚一开口说话,姑娘浑身就不住地颤栗,觉得寒冷难捱、牙齿上下敲击不停。

    “小生姓虔双名士元,姑娘身受内伤,可曾记得?”男子回答诚挚友善,眼神和表情、看不出有什么虚假。

    直觉令至柔略感放心,并依稀想起:

    好像是仲夏的某一天,在嵩山脚下,自己收服了魔头九死一生,在向一位骑驴的青年致谢时,因意外突然遭人背后偷袭。再后来、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而眼前的男子,就是那位骑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踏雪昆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同学84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同学84并收藏踏雪昆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