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一行人光临过汇泉楼不久,报纸和电视上出现相关报道。

    报道上称:来自日方的一家经营着日方国内多家知名顶级餐厅的日式传统烹饪家族代表,在他们现在的家主率领下出访国内。

    要开启一场中日双方民间的美食交流之旅。

    他们这次访问交流的第一站,就是放在了有着悠久历史的鲁菜发源地齐鲁。

    并且报纸和电视上还报道了,源氏一行人和省烹饪协会几位老师傅会面,以及参观聚丰德、泰丰楼和聚宾园几家大酒楼。

    还有源氏一行人派出代表和泉城几家大酒楼里的大师傅交流。

    可以说这件事还是相当轰动,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尤其是很多本地人通过新闻报道,突然发现了,原来大家平时习以为常的鲁菜,在外国人的眼中竟然是那么高级的存在。

    而在报道中,虽然没有和冯正明以及汇泉楼相关的信息。

    可是几乎每次采访源氏一行人的时候,大家都会从他们的口中听到,他们会提起冯正明和汇泉楼。

    源氏这次率队的家主源先生,更是在采访中对着镜头公开夸奖冯正明和汇泉楼。

    “我们来到泉城当晚,被邀请去吃了汇泉楼,那真是一家很独特的酒楼,后厨里全都是年轻的厨师,他们做的菜品富有青年人的创意,我至今也无法忘记,当晚吃到那些年轻鲁菜厨师的菜品,真是很棒的一次美味享受。”

    冯正明他们看到这个电视上的采访报道,都感到是颇有些骄傲。

    “这个姓源的还真不错,懂得实话实说的。”

    “是啊,这次源氏一行人来泉城,明明是和所有鲁菜厨师做交流,结果烹饪协会那边不通知我们去参加,幸好这些源氏的人提到我们,不然都没有人知道我们存在了。”

    这一次源氏一行人来交流,烹饪协会没有通知冯正明和汇泉楼去参加交流。

    确实是让汇泉楼后厨里大家多少都感到非常不满。

    显然烹饪协会没有邀请冯正明和汇泉楼去,不是他们忘记了冯正明和汇泉楼。

    是一些大师傅们从中作梗,想要在冯正明和汇泉楼风头正盛的时候,在一些事情上趁机打压打压年轻的冯正明和汇泉楼厨师团。

    只不过,虽然大家心里都非常不满,可是因为汇泉楼这段时间比较忙,所以大家把这事也暂时放在了一边。

    这一段时间,汇泉楼开始出现晚上会有一些顾客坐大厅了。

    一方面让汇泉楼的生意变得更好,另一方面也给冯正明和后厨增加不少工作量。

    毕竟要保证菜品质量,每道菜从选料到烹饪再到摆盘,甚至是最后上桌,每个步骤都必须要精益求精。

    这么一来,后厨里大家工作量明显是提升了太多。

    因此大家也感觉到,招学徒是汇泉楼迫在眉睫的事情。

    所以在每天忙碌之余,冯正明和顾志成又是连续去泉城职校多次。

    甚至在泉城职校没办法给出很明确消息情况下,冯正明还找到师父帮忙联系了师父老家那边,之前师父被返聘执教的职校。

    联系归联系,无论是泉城的职校,还是外地职校都还算是很配合。

    可筛选招收学徒的工作,也是一个比较费神的事情。

    冯正明拿回不少学生资料,和后厨里大家进行一番对照比较。

    好不容易从中筛选出一批综合评分比较高的学生。

    筛选出来人选,接下来自然是要看学生意愿,再安排学生来进行一些面试。

    可以说这么一番下来,汇泉楼里大家都相当忙碌,就没有把烹饪协会那边和日方()

    交流没有带上他们的事情放在心上。

    不过看到电视上的报道,听到源氏那位率队的先生提起他们。

    还是让汇泉楼的青年厨师们想起没被邀请,一个个自然是忿忿不平。

    冯正明见大家都忿忿不平,笑了笑说:“没关系,烹饪协会没请我们,人家源先生不是提起了我们吗?我们靠手艺说话,不用怕他们的小动作。”

    在新闻上,源先生提起汇泉楼和冯正明后,也让老师傅们对烹饪协会一些安排不满。

    崔老师傅专门找到李志峰,几乎是直接质问他。

    “为什么和日方交流,你们没有通知汇泉楼?为什么不让他们参加?”

    李志峰被质问,心里很自然想起了,这一次和日方交流之前,几家大酒楼的老板和大师傅们找到他,他和那些人私下里的一些交谈。

    当时李志峰和老板、大师傅们都一致觉得,应该要给冯正明和汇泉楼一些小小打压。

    程国胜当时是非常直接说:“冯正明太年轻,而且太张狂了,如果这次再让他在和日方交流的时候多多露脸,他怕是完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无论是年龄还是从业时间上,我们都算是他的前辈,他怎么可以不尊重我们?”

    程国胜带头,其他几位到场的大师傅们自然也都不客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旁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旁墨并收藏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