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了提升影响力以便抗衡唐生智,亲自带着大部队去打孙传芳。

    这一结果让各朝古人不禁幸灾乐祸,觉得孙传芳有此遭遇是罪有应得。

    毕竟如今艰难的局面都是孙传芳自己一手造成的,可谓是报应不爽。

    当时吴佩孚遭遇北伐军的攻击,陷入危急关头,不得不向孙传芳求援,可最终的结果却被孙传芳无情拒绝了。

    各朝古人心中非常清楚孙传芳那时打的什么主意,无非就是想坐山观虎斗,等着吴佩孚和北伐军两败俱伤之后出来收拾残局。

    一想到第三军军长朱培德的见死不救,他就恨得牙痒痒。

    “但靳云鄂日日言反攻,却日日按兵不动。”

    “之前吴佩孚兵强马壮,靳云鄂不得不忍耐。”

    “竟然被工人武装打败,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也因此取得成功。”

    “张宗昌为了甩锅,就把他的把兄弟直鲁联军第八军军长兼海军司令毕庶澄给毙了。”

    李世民:这个蒋介石的实力是不是太弱了,朕很好奇他怎么就成了国民革命军的统帅。

    “说此次大败是因为毕庶澄与国民党有暗中联系,把责任全推到了毕庶澄头上。”

    “吴佩孚闻讯勃然大怒,要调集兵马与靳云鄂火拼。”

    “1926年9月,冯玉祥从苏联回国。”

    “然而,正当孙传芳小算盘打得啪啪响的时候,他也被自己的小弟背刺了。”

    “然而,直鲁联军的战斗力实在低的莫名其妙。”

    明明吴佩孚和孙传芳就是垂亡齿寒的关系,无奈的是孙传芳被蒙蔽了双眼,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曹锟走后,靳云鄂作死,表示河南是自己的地盘,奉军要敢南下,将坚决还击。”

    毕竟一方面他是孙传芳的老大哥,让小弟孙传芳出兵相助合情合理。

    “吴佩孚一看,这都啥时候了,军阀之间还斗来斗去。”

    “可是这些兵马只是名义上归吴佩孚指挥,真正能调动的可战之兵少的可怜,并且河南的实力派军阀靳云鄂也不听吴佩孚指挥。”

    “打了这么漂亮的仗,蒋介石随之也洗刷了自己的污名。”

    “随后五万奉军还陈兵于黄河北岸,准备随时接管河南防务。”

    就比如张作霖,当初他们两人称兄道弟,一起联手攻打冯玉祥。

    他要是再和孙传芳斗来斗去,迟早被北伐军各个击破。

    “结果在撤退途中遭到孙传芳大军袭击,程潜无法收拢溃兵,只好剃须化妆,靠着当地老表领路才逃出包围圈。”

    “是因为友军已经在江西打开了局面,第一军这时候过去正好可以捡便宜。”

    可一旦战局不利,昔日被压制的矛盾就会暴露出来,有人背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孙传芳发动浙奉战争,策反郭松龄,使得他实力大损,直接由盛转衰,再也不复先前的威势。

    如果后面蒋介石依旧没有亮眼表现的话,那就只能说明终结北洋时代的另有其人。

    “当时夜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第二师官兵搞不清敌人是从哪里摸出来的,顿时大乱。”

    孙传芳的势力强大,可依旧被北伐军打得丢盔卸甲。

    不过他尽管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自己失势后,全都来踩一脚,依旧让他感到心寒。

    如此浅显易懂的道理,可孙传芳偏偏不懂,还妄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北伐军围攻武昌前夕,吴佩孚逃离战场,跑到了河南信阳。”

    形势危急之下,朱培德愣是见死不救,在一旁看着他被孙传芳大军打得丢盔卸甲,害得他的第六军损失惨重。

    “唐生智靠着第四军和第七军打头阵,趁势崛起,俨然一副要取代蒋介石的架势。”

    唐生智:自古以来,想要让下面的人心悦诚服,就必须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曹锟到了郑州后,先当众怒斥了吴佩孚一通。”

    “于是蒋介石便从武昌调来第四军一师,决定靠着这支铁军冲锋陷阵,为自己选刷耻辱。”

    既然蒋介石没有带领大家的能力,那他自然想要取而代之了。

    “第六军遭到重创,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战力。”

    还有靳云鄂同样让他无助,连当前基本的形势都看不清楚,他对此无话可说。

    “看到人心涣散到这种地步,吴佩孚无奈,也只好把大哥曹锟请出来收拾残局。”

    他们老百姓非常清楚,局势发展到这里,已经再没有其他军阀势力能够阻止北伐军前进的脚步。

    可愚蠢的孙传芳却看不清这一点,反而对于吴佩孚的落难见死不救,痴心妄想的想做鹬蚌相争得利的渔翁。

    “平心而论,这次战斗蒋介石的损失并不大,关键是丢人。”

    “现在吴佩孚狼狈不堪,靳云鄂决定报复。”

    “11月8日,蒋介石下令攻城,城内残敌投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酷酷的橙子并收藏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