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选表示不满,但私底下还是大骂。”

    “苏南、安徽两战,孙传芳摧枯拉朽,轻轻松松歼灭奉军3个主力师。”

    “但是蛋糕就那么大,哪有那么多的实权职务给新派将领呢?”

    希望将郭松龄转送到他身边,然后想办法将人送去国外,好歹还能留住性命。

    “见郭松龄故意装病,张作霖也不便打破砂锅问到底,只好另谋人选。”

    即便是到了晚年,他依旧对当年没有救下郭松龄一事耿耿于怀。

    “郭松龄接到电报,认为张作霖只是把他当做工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但没有跑多远,郭松龄就与夫人韩淑秀一起被奉军骑兵俘虏。”

    “以至于战斗还没有打响,士兵便开始纷纷投城。”

    “张作霖如此安排,自然有他的理由。”

    “击败奉系后,郭部即退到关外,专意开发东北,不再过问关内之事,直隶、热河划归李景林。”

    甚至父亲还让人把郭松龄夫妇两人处决后的照片大量打印,散发到各部门以示警戒。

    “原来国民军第二军、第三军不顾冯玉祥与李景林的密约,擅自攻打保定。”

    “张作霖环顾一圈,姜登选、杨宇霆、韩麟春这些人,要么是光杆司令,要么是老弱残兵。”

    当即他就下令让人捉拿郭松龄,将其关入大牢等待审判。

    最终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还是决定站在父亲张作霖这一边。

    “因为他们当年是跟张作霖一起打天下的老哥们,又是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

    不过为了郭松龄将来能够死心塌地的效忠儿子,他时不时就会进行打压。

    仅此一条,就可以看出张作霖是惧怕和冯玉祥对战的。

    “孙传芳发现了张宗昌的正面防线虽然稳固,但侧翼不防空虚。”

    “一面出兵封锁南满铁路,一面派出军事顾问指导奉军作战。”

    “后来在张作霖的授意下,李景林退至山东,与张宗昌合流,组成直鲁联军。”

    而且在两次直奉战争中,他凭借着过人的指挥能力,取得了极大的功劳。

    但可惜的是,他还没来得及行动,郭松龄的死讯就传了过来。

    “但这收编的20万跟奉军的20万精锐是不能比的,那都是不堪一击的,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的草头军。”

    “而在这20万奉军精锐中,张学良统领的第三军团就更是精锐中的精锐。”

    “比如后来盗掘东陵的孙殿英的直鲁联军第十四军,根本就不能称得上是军队。”

    “1925年11月12日,郭松龄与冯玉祥、李景林暗中达成密约。”

    “陆大派又称本土派,大多毕业于陆军大学和保定军官学校,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郭松龄。”

    郭松龄在他面前或多或少的表露过要让父亲下野,推他上台的意思。

    “这些奉军的老班底以张作相、张景惠、吴俊升等人为代表,被称为旧派。”

    “论兵力,第三军团约占奉系精锐的30%。”

    “但偏偏这个人是死对头杨宇霆,郭松龄的心里顿时就不平衡了。”

    “这场战斗的过程很简单,就是奉军和郭军一通打。”

    “浙奉战争之前,冯玉祥就派人与孙传芳私下里达成了合作协议。”

    也正因为这一系列的原因,他才下定决心反奉的。

    “不过冯玉祥胃口很大,压根看不上张作霖的筹码,他想要的是整个华北。”

    “张学良亲自给郭部军官打电话,讲明形势,表示既往不咎。”

    “为了解决肘脑之患,张作霖以保定、廊坊为筹码,表示这些地方都可以让出来,只要国民军别趁人之危即可。”

    可万万没想到,郭松龄最终选择了背叛。

    “获悉张宗昌溃败,张作霖心急如焚,但奈何实在抽不出兵力增援。”

    “11月22日,郭松龄通电反奉,号称东北国民军。”

    “但让他主政一方,执掌军队,简直就是灾难。”

    “形势变化的如此之快,让冯玉祥措手不及。”

    他是认同郭松龄发展东北,休养生息,不要一味内战的主张,只是他实在是两难。

    “1925年8月,张作霖任命李景林为直隶军务督办,姜登选为安徽军务督办,杨宇霆为江苏军务督办。”

    “得知前线溃败,张作霖暴怒。”

    “但自尊心很强,心眼还小,与姜登选、杨宇霆都有矛盾。”

    不过好在提前得知了这一信息,只要拿下这两人,他有把握统一全国。

    可依旧没能延续下去,反而让南京国民政府钻了空子,这就说明后面出了大的变故。

    当他得知郭松龄对张作霖不满的时候,就立马意识到机会来了。

    张作霖的这种做法,他是如论如何都不能苟同。

    而且他隐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酷酷的橙子并收藏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