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领袖,段祺瑞一旦上台肯定不会选择投靠。

    但是,失去了麾下那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大的精锐部队。

    “不过,张作霖抬出段祺瑞显然不可能只是为了过渡,他的真实意图是联合皖系制衡革命派。”

    隆裕太后和国民政府签订了《清皇室优待条件》,允许溥仪保留帝号,并住在紫禁城中。

    “张作霖觉得自己亏了,就支持亲日派官僚梁士诒组阁。”

    “之后,冯玉祥占据陕西,有了根据地,势力得到发展。”

    即便他再想对付张作霖,也需要制定周全的方案,争取能把张作霖一棍子打死。

    “另一头,张作霖上次被吴佩孚收拾后退回关外,厉兵秣马。”

    “由于张宗昌早年在江苏当过师长,江苏本地武装见到混世魔王来了。”

    “随后,张作霖、冯玉祥、段祺瑞开了个会,划定各自势力范围。”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他只能龟缩在东北地区。

    “江苏和安徽是连着的,江苏被拿下,安徽自然也被收入囊中。”

    或许是曹锟看出了他的小伎俩,才特意让小弟吴佩孚横加阻扰段祺瑞的组阁。

    其实他和吴佩孚之间,就是一出将相和。

    毕竟伟大的革命事业还没有完成,他还不想那么早离世。

    而且溥仪还把紫禁城的古董字画大肆倒卖,使得国宝文物流落到海外,给中华民族造成严重的损失。

    孙中山:1925年与世长辞,这么说的话没几年可活了。

    所以无论两人出现任何情况,但是当威胁真正到来的时候,枪口都是一致对外的。

    “后来,曹锟与张作霖爆发冲突,奉系偏居东北,北边是苏联,东边是日本控制的朝鲜,扩张难度大。”

    他能从蜗居东北的奉系小军阀,成为直奉大战最后的胜利者,多亏了这种战略方针。

    “大家见冯玉祥不卖遗老遗少和保皇党人的面子,与北洋军阀貌似不同,也就相信他是革命者,而冯玉祥也因此成为孙中山在北方的名义代表。”

    骤然得知自己的死讯,他要说不落寞是不可能的。

    “不过还没等孙中山有所作为,他就因癌症病倒了。”

    也正因如此,主播接下来的故事对他至关重要。

    “梁士诒上台后,一面赦免被通缉的皖系军阀、政客,一面抑制吴佩孚。”

    虽说外界传言吴佩孚功高震主,但他根本就不会相信吴佩孚兵变夺权,肯定是他自己自愿交权的。

    虽然彼此间矛盾不断,当时他们两人的利益早已经完全捆绑在了一起。

    “1925年4月,张宗昌故意把部队集中于徐州附近,暴打了山东的皖系部队。”

    “11月5日,冯玉祥派兵将溥仪逐出紫禁城。”

    原因很简单,奉系阶段是北洋时期最后的阶段,再后面就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见小老弟说话太冲,曹锟赶紧出来打圆场。”

    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他轻而易举的打败了张作霖。

    即便这样,他也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取得了丰厚的战果。

    “段祺瑞玩政治很有一手,他见江浙联手,便把齐、孙分别处理,授予孙传芳恪威上将军勋位,还派人给孙传芳送去珍宝。”

    “奉系就不要入关了,以后奉军的军饷由北洋政府承担。”

    “一个本该在张家口办公的西北督办,成天在北京待着,完全不像话。”

    而是溥仪在紫禁城的一些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这才将溥仪赶了出去。

    可随着军阀混战,国民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在给溥仪的生活费上就有些拖延和减少。

    “齐燮元不服,自任浙沪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决心联合浙江的孙传芳,力拒皖奉联军南下。”

    他之所以选择段祺瑞,也是本着段祺瑞要是上台组建内阁的话,那段祺瑞必然就会靠向他。

    “从此时开始,吴佩孚取代曹锟成为直系事实上的老大。”

    可就是因为冯玉祥的倒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参战的直系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而吴佩孚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从皖直大战中轻松打败段祺瑞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一战同样很短暂,仅仅6天,张作霖的数万大军就被吴佩孚横扫。”

    加以时日,实力大增的曹锟带领直系大军进攻东北,而他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毕竟段祺瑞是北洋系的大佬,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了。”

    “万事俱备,可以报仇了。”

    再加上主播提到的直奉大战中,吴佩孚只用了六天时间就横扫了张作霖的数万大军。

    能在临死前得知革命事业取得成功,他已经非常满足了,再没有什么遗憾。

    也正是因为对吴佩孚的能力的认可,他自知平庸,才会选择把兵权交给吴佩孚,而自己全力以赴的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酷酷的橙子并收藏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