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成立政府需要合法性,于是孙中山就动员150余名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召开国民非常会议。”

    “但不料张勋这家伙另有打算,进京之后强迫解散国会,拥护溥仪复辟,赶跑了黎元洪。”

    要是没有段祺瑞的那一处,说不定结果将大不相同。

    “趁着荡平国民党之机,袁世凯派段祺瑞率军进逼武昌。”

    “成立了政府,接下来就是斗争了。”

    拉拢了曹琨和张作霖两个实力派,本可以使段祺瑞的实力大增。

    雍正:主播,北洋时期之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家也想了解清楚,能否详细说一说。

    “1902年,张作霖接受招安,担任管带,也就是营长。”

    “冯国章跟着沾光,从南京跑到北京做了代总统。”

    按照北洋时期的发展阶段,不用猜也知道。

    “做完这些善后工作后,段祺瑞发现总统位置还空着,便接受徐世昌的建议,让黎元洪以副总统身份继任总统。”

    “段祺瑞回来后,立即制定了一个三路南下方案,打算平推过去。”

    “徐树铮跟曹锟说,你在直系属于边缘人物,冯国璋平时不带你玩,你不如跟我们玩算了,到时候副总统的位置是你的。”

    “为了不丢人现眼,他直接让贤,随后北洋系军师徐世昌以高票当选总统。”

    段祺瑞:冯国璋这个老匹夫,为了权力斗争,置北洋政府安危于不顾,真是可恨。

    在护法军外敌面前,还要大搞内斗,故意拆台输了战争。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段祺瑞无奈,只好把曹琨和张作霖叫到一起开会,打算让曹琨当副总统。”

    他要是所料不错的话,身为总统的黎元洪和身为总理的段祺瑞肯定会有一场权力争夺。

    苏晨没有理会弹幕上密密麻麻的疑问,而是继续介绍北洋时期的第二个阶段。

    要不是张作霖拱火,直系的曹锟和皖系的段祺瑞根本就打不起来。

    “皖系的对阵也十分工整,西路段芝贵、中路陈文运、东路徐树铮,总兵力6万人。”

    “段祺瑞见自己官复原职,随即高举护国大旗出兵赶走了张勋。”

    他不禁猜想,要是北洋派系没有内斗的话,或许就不会被革命党渔翁得利了。

    大家可记得清清楚楚,北洋时代短短16年分成了四个阶段。

    “于是一时之间直皖两系,闹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段祺瑞和冯国璋双方斗争之后,最后的胜利者是直系的冯国璋。

    “1917年10月3日,孙中山下令讨伐段祺瑞。”

    “论派系,曹锟是直系,但他跟段祺瑞的关系也还可以,属于北洋系内部两边都吃得开的角色。”

    “决定出山,在南方重新开展革命斗争,保护《临时约法》的神圣性。”

    “动手之前,段祺瑞又派了徐树铮拉拢曹锟。”

    “以北洋军的实力打护法军本来不成问题,但由于段祺瑞派去的王汝贤是冯国璋的手下。”

    他要是所料不错的话,曹锟带领的直系和段祺瑞的皖系大战的时候,张作霖的奉系肯定和曹锟联手了。

    “北洋时期是1912年到1928年,北洋时期之后的1928年到1949年则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到了1917年年底,冯国章与段祺瑞的矛盾达到顶点时,张作霖的实力已经能使他介入直皖两大派系斗争。”

    “随后,护法军和北洋军在湖南大战,结果北洋军败退,丢掉了湖南。”

    “于是张作霖便出任陆军第27师师长,成了北洋系的旁支。”

    权力斗争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兵权,要不然很容易就被人推翻出局。

    所以在和段祺瑞共事时,他从来不与段祺瑞起争执,总是选择忍让。

    “到了1918年9月,怡好是该换届选举的日子。”

    “冯国璋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只得又灰溜溜的回到了北京,并重新任命段祺瑞为总理。”

    只是段祺瑞愚蠢至极,开出了两张空头支票,平白无故的同时得罪两人。

    “1917年,张作霖又借府院之争,挤走了他的把兄弟冯德麟。”

    “随着冯国章的死,直系进入曹琨时代。”

    “黎元洪一看地方全独立了,只好把名义上的督军团团长张勋当救命稻草,请他进京调停。”

    “但又不能将大量兵丁弃之不用,便将勇营、防军、绿营、团练等旧军队经过挑选后编为巡防营,主要职责是保卫地方,牵制新军。”

    “黎元洪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交出兵权,进京做了傀儡副总统。”

    “这一回合较量,黎元洪完败。”

    “原本东北的巡防营不属于北洋系,之前袁世凯在理清自己的基本盘时,将一些地方部队改编为陆军师,这其中就有张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酷酷的橙子并收藏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