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他看来,完全无法理解,咸丰是怎么敢的,难道就真的不怕大清子民的怒火吗?

    要知道他统一天下,整个大秦的领土面积有360万平方公里。

    “并派出锡克骑兵以标准的欧洲式枪骑兵冲锋,对蒙古骑兵发动冲击。”

    “由于被打的太惨了,清政府在隔年主动进行了洋务运动。”

    “咸丰这一次故技重施,英法公使见清政府隐约有赖账的意思,便决定动武。”

    “见皇帝生气,桂良脑瓜子转得飞快,马上说这些都是城下之盟,权宜之计罢了,等敌人撤走后咱们就赖帐。”

    “当天晚上恭亲王收到圣旨后表示,同意英法的一切要求,并与英法分别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

    他没有搞懂咸丰皇帝的操作,不明白一边对敌人强硬,又一边上赶着赔偿100万两银子给敌人是什么操作。

    “9月23日,英国公使和法国公使向恭亲王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释放联军代表等人,并在通州签署条约。”

    “当时一名法国军官记载了战场情况,炮火枪战像打不倒清兵似的,甚至有时冲到大炮前30米。”

    要知道大臣和敌人谈判,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颜面。

    “这四个不平等的条约大致可以归纳为八条,总之就是毫不保留的同意了对方一切要求,让对方赚了个盆满钵满。”

    “通过这场战争,清政府的愚昧和落后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几轮冲锋下来,清兵骑兵要么被法军的枪炮打死,要么被法军的刺刀捅死。”

    “1858年12月,沙俄首先找上门,要求换约,确认先前允诺的各种利益条款。”

    “北岸的1000多清军在直隶提督的指挥下坚守不退,英勇抗击,在打死英法联军62人,打伤349人后,最后全部壮烈殉国。”

    咸丰周而复始的谜之操作完全把他看蒙了,他实在是无法理解堂堂一朝皇帝办起事来稀里糊涂的。

    “半年后,英法美三国公使组团上门提出换约要求。”

    他们身为皇帝,最是清楚草原民族骑兵实力的强大。

    结果可倒好,前脚签订条约,后脚就不认账,这完全把一个国家的脸面丢在地上任人践踏。

    他们身为老百姓,自然清楚深处大清晚期的老百姓生活有多凄苦。

    咸丰皇帝让臣子去和敌人谈判,可结果倒好,臣子像是蠢货一样全盘接受了敌人的条件。

    “对于英国公使的主张,法国公使和法军总指挥都表示不赞同。”

    “不过他们两人反对的理由截然相反,法国公使认为焚毁圆明园会激怒中国人,继而导致谈判破裂。”

    “6月26日和27日,桂良和花纱纳分别与英国代表和法国代表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

    “6月13日,东阁大学士桂良和吏部尚书花纱纳首先与沙俄驻华公使签订了《中俄天津条约》。”

    刘彻:也难怪清朝连数千人的英法联军都打不过,连臣子和皇帝都如此愚蠢,怎么可能是敌人的对手呢?

    大清臣子的愚蠢行为完全惊掉了他的下巴,他就没有见过如此愚蠢和胆大的臣子。

    “7月,英法联军173艘军舰17000人抵达天津大沽口。”

    “塘沽失守后,科尔沁亲王带着大沽口南岸的清军往天津方向逃跑。”

    “经此一难,清朝损失了近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所以当咸丰看到桂良带回的4份天津条约时,整个人直接就蒙圈了。”

    “迫于形势,咸丰不得不派出桂良、花沙纳、齐英去和英法谈判。”

    最后更是不惜激怒敌人,让大臣去抓捕敌人的使者。

    “事后沙俄继续趁火打劫,在此前《瑷珲条约》的基础上,将原本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的中俄共管地变为独有。”

    “但由于咸丰认为英法联军云集天津,北京的安全无法保障,便要求联军先退到大沽口,然后再谈判。”

    “首战失利,英法联军调整攻击方向,出动1000步兵乘坐小船登陆作战。”

    “一名英国军官也说过类似的话,双方相撞后,蒙古骑兵被砍翻一片,看起来就像在打保龄球一样。”

    清军最后被英法联军打得丢盔卸甲是一定的,可在正式开战前的咸丰皇帝显然是不知道的。

    “很显然英法联军是不会主动放弃天津的,所以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

    双方的实力对比很清楚,沙俄的实力远比大清强得多。

    “一些大臣的心态甚至比咸丰还要飘,扬言乘胜追击,推翻之前所有不平等条约,收复香港。”

    “整场张家湾之战下来,清军死伤1000多人,英法联军仅损失30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酷酷的橙子并收藏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