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们投靠谁可就是未知数了。”

    也正因如此,尽管知道人头税对大清不利,他也不得不小心谨慎。

    明明雍正皇帝给他们老百姓减轻了负担,却被那些读书人肆意抹黑,害得他们老百姓也跟着是非不分。

    “比如雍正力推的多项改革政策都取得了不世之功,以一己之力夯实了大清根基。”

    “丁银制度的实行,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他现在主要的精力全在一条鞭法上面,至于摊丁入亩则不能顾及到太多。

    “可是人头税这笔钱,所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实在是太强大了。”

    也是那个时候,他深刻的明白老百姓被沉重的赋税折磨得不成样子。

    “其次就是富人们可以通过关系,使得自家的丁差减少甚至免除,而穷人的徭役则相对就要增加了。”

    贫富差距如此之大令他警醒,要是再不解决,恐怕大清朝也会步大明朝的后尘。

    “摊丁入亩在直隶大获成功后,朝中反对的声音逐渐平息,雍正这才将它在全国一一推行。”

    “而富足的人家,其实那点丁税对他们来说是九牛一毛的事情。”

    “过去的人头税是按成年男丁来收的,大头基本上都是老百姓负担了。”

    “在后者的兢兢业业和雍正的铁腕护航下,摊丁入亩政策在这里成功落地。”

    同样的,各朝一些有远大抱负的皇帝也同样期待主播讲述摊丁入亩。

    原因也很简单,全天下土地最多的人就是地主豪强。

    大明朝官员的俸禄低得令人发指,朝廷下方的俸禄也只够一家老小温饱而已。

    一个王朝实力是不是强盛,看的就是人口和财政这两点。

    “这些不可一世的旧势力面对强势的李卫没有一丝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在江浙地区全面推广了摊丁入亩制度。”

    人头税的顽疾由来已久,绝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解决了,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可以。

    他们知道摊丁入亩可以极大的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也能给朝廷带来不小的好处。

    遇上粮食收成不好的时候,强制征收的人头税就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他一时间也没找到去除人头税的办法,只能采取缓冲之策。”

    “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气,士绅地主们想尽办法去抹黑雍正,为其编纂了很多不实传言。”

    “这些旧的利益集团很快就联合在一起,他们决定阻碍新政的推广,让雍正的改革彻底消亡。”

    “它在全国推行的第一站是当时的京畿重地直隶,如果这里出现问题,政策很可能胎死腹中。”

    “士绅阶级购买土地的热情大大降低,毕竟买的越多,征税也会相应提升。”

    “这件事在整个大明王朝时期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直到大明朝灭亡了,在地方上的官员们依旧还是在征收人头税。”

    “丁银做为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地方官员是非常看中的。”

    各方面的政策中,其中就有最重要的青苗法优化版。

    “由此可见,自上而下的改革若想取得成绩,必须有来自强权的保障,故而封建时代的成功改革多由帝王亲自执行。”

    “可以说,摊丁入亩制度的实施,凝聚着清朝三代人的心血。”

    “不过顺治皇帝当时还没有一统天下,只是在部分地区做出了一定的改革政策。”

    “第二人头税当时在名义上已经完全收归国有,所以这是康熙军费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这些人甚至把雍正塑造成一个弑母弑弟的形象,不断把这些丑闻散播到民间。”

    而覆灭大明朝的大清朝,也有遇上土地兼并的危机。

    “这就好比按照房产多少来收税,你的头上有多少套房产,那就征收多少套的税。”

    “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可操作性太大了。”

    “而没有田产或者田产很少的家庭,基本上就不需要交税了,这对全国百姓来说,那是破天荒的大喜事。”

    要不是怕主播把他们拉黑了,他们真想发送狂轰乱炸的弹幕问候一下主播。

    现在一条鞭法在全国推进很顺利,他要重点考虑的是怎么避免人亡政息的悲剧。

    “这么一来,就造成了一个非常极端的现象。”

    这是他补上了之前青苗法的政策漏洞,再加上借鉴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而重新改进的。

    “考虑到土地收成是农民财富的唯一来源,因此地税类似于后世的所得税。”

    不过好在现阶段他和小皇帝相处得不错,用温情不断的感化小皇帝。

    “所谓的地税很容易理解,它根据一户家庭的土地收成来征收。”

    “所谓丁银,也就是按照人口来收取的赋税。”

    “无论是青苗法,还是一条鞭法,都是利国利民的治世良策。”

    就目前全国推行的青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酷酷的橙子并收藏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