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有人说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朕怎么觉得三国演义反而极大的矮化了刘备。

    他看过正史三国志中对于刘备的描述,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而且三国志的著作者陈寿也在三国志里面评价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

    可现在看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面的刘备,似乎只强调了仁德,就没啥亮点了,而且剧中还把刘备塑造成一个优柔寡断喜欢哭哭啼啼的人。

    虽然三国演义看起来像是在推崇刘备的仁德,但实际上弱化了刘备。

    刘备:我并不是剧中的那个样子,三国演义剧中把我刻画成了满脑子仁义懦弱好哭之人,我怎么觉得罗贯中有些明捧暗贬的味道。

    他根本就不是剧中那么软弱,相反他年轻的时候在北地游侠中非常有威望,出了名的雷厉风行且极讲义气。

    也正因如此,才会有人愿意帮助他,资助军马钱财和义军。

    况且他后来游走在各大势力之间充当中间人的角色,他要是不能打、不会做人也不会那么吃香了。

    要知道,袁绍和曹操当初都不约而同的看重他,可并不是只看到他手下的关羽张飞两人。

    要是只论第一线临阵经验,他是三国君主中最厉害的。

    从个人武力值来说,他虽比不过顶级名将,但也属于准一流武将级别的实力。

    他的那些败仗也基本只是因为以少打多导致的,要是打势均力敌的仗,完全可以和曹操掰手腕。

    朱棣:怎么还有人贬低刘备,依朕来看,刘备完全称得上大英雄。

    玩泥巴时的梦想坚持一辈子,一个一无所有的小孩从小立下救济天下的梦想。

    十四岁后,当地豪杰纷纷资助钱财。

    之后桃园结拜,将领不过关张,兵不过百。

    靠着同乡知己当了县令,督邮来勒索,一怒之下把督邮绑起来,抽了200鞭辞官扬长而去。

    到了徐州,巨富豪强散尽人财,用尽人脉助其起兵。

    经历六次以上的重大失败还继续前行,以合作身份先后投吕布、投曹操、投袁绍、投刘表,其中顾不上妻子先走一步。

    更是愿意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一个二十来岁籍籍无名的的村夫。

    到了荆州,年近半百,喝多了不是吹自己多厉害,而是流泪感慨大业未成。

    纵观刘备一生,有情有义、刚烈、有人格魅力。

    逃了很多次,不是有人相告就是自己脱身。

    袁绍出城迎接三百多里,刘表热情迎接,刘璋也出城迎两百多里,宾至如归。

    势单力薄的人,和当世猛人交锋,即使一败再败也还是受天下人尊敬,最猛的曹贼都称他为英雄。

    只可惜得到超级谋士太晚,曹操都统一北方了,不得其时。

    一个织凉席卖草鞋出身的刘备,在乱世中坚守住了道德底线,从未变过初心,也没辜负情义。

    屡战屡败颠沛流离多少次,完成了儿时梦想的一小部分。

    虽然未能光复汉室,但刘备的一生仍是传奇。

    这样的刘备,正应对了那句男儿到死心如铁,跟乱世奸雄形成鲜明的对比。

    盖世英雄,潜龙从不怕困于渊,英雄何须叹华年,折而不挠,终不为人下。

    董卓:我再不迁都到长安,留在洛阳迟早被围攻。

    并非他懦弱逃跑,而是为了大局着想不得不迁都长安。

    十八路诸侯讨伐他,手下的大将华雄被斩。

    虎牢关情况危机,虎牢关一破,十八路诸侯直逼洛阳。

    而且那个时候吕布也败了,他自然要逃跑。

    况且他在最初起兵的时候来自于西凉地区,退到长安,就离自己的势力比较近一些。

    在这时如果能把皇帝迁到长安去,操控皇帝,掌握皇权更有力。

    除此之外,黄巾余党白波军到河东,队伍达到十来万人,严重威胁到了洛阳。

    一旦白波军南下渡河切断他去往关西道路,袁绍联军声势浩大,到时候二打一就真陷入绝境了。

    还有就是他虽然掌握住朝廷大权,但很多人不忠于他。

    没有办法,他这才决定迁都长安,为的就是避开敌对势力。

    在靠近他的势力范围内,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自己更能够随心所欲。

    而在洛阳受人制约,放不开手脚。

    【第六集:连环计

    十八路讨董诸侯人心不齐,按兵不动。

    董卓乘机胁迫天子,迁都长安,在朝中更是专权跋扈,骄纵无比。

    一日在席间,又无故将司空张温斩首,满朝文武惊恐失色。

    司徒王允想除掉董卓,但苦无良策。

    他为国事担忧,难以入睡,独自来到花园,发现歌姬貂蝉在花园中对月长叹。

    当他得知貂蝉是为民忧愁时,便和她定下连环计。

    先将貂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酷酷的橙子并收藏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