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天天管那些文书,看到那些文书就头疼。

    而且还不止如此,丁原还极力阻止军中将领和他接触。

    但凡是接触他的将领都得被丁原穿小鞋,他早就对这种做法不满了。

    他要是再给丁原当文职,他的一身武力迟迟得不到施展,那他还怎么建功立业,出人头地。

    况且他对那匹赤兔马着实喜欢,一眼就相中了。

    赤兔这种名马,千年难得一遇,对于他这样想要上战场的武将来说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对丁原早已不满的情绪,再加上对赤兔马的喜欢,不背叛伱背叛谁?

    视频中,李肃带着赤兔马去劝说吕布投靠董卓。

    剧中李肃讲到少帝性格懦弱,无法威慑群臣,满朝文武大臣都知道刘协比少帝更加适合当皇帝。

    其他的大臣想要更换皇帝,却没有人提出来,害怕担负不忠不义的名声和乱臣贼子的罪名。

    这些大臣为了自己的名声,都不为江山社稷着想,任由懦弱的少帝当皇帝。

    但是董卓却敢于为了江山社稷担负这些骂名,支持换上更适合的刘协当皇帝,董卓理应是不畏惧流言蜚语的有功之臣。

    董卓一心为了大汉着想,这样的大臣才是真正的忠臣。

    最后吕布终于被李肃的这番话打动,转而投靠了董卓。

    原作者罗贯中听了这段劝说的话后,忍不住拍案叫绝。

    在他所写的内容中,吕布听了李肃的劝说后就投靠了董卓,劝说过程极为简单,没有那么具体。

    他不禁有些佩服后世改编这段剧情的人,把劝说吕布这件事变得更为合理。

    丁原听到这句话,都快被这歪理气死了。

    这个李肃说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歪理,简直是强词夺理,完全是一派胡言。

    他们这些大臣为了江山社稷考虑,怎么还有错了?

    更换皇帝可不是一件好事,扰乱天下老百姓人心,危害江山社稷。

    【第四集:曹孟德献刀

    董卓进京后,废立皇帝,残害百姓,荒淫暴虐,激起群臣共愤。

    一日,司徒王允假借庆寿,约请几位旧臣到府中叙谈。

    当王允谈到社稷旦夕难保时,情不自禁,掩面哭泣。

    骁骑校尉曹操自告奋勇,愿行刺董卓。

    曹操向王允借来七星宝刀,来到董卓相府,伺机行刺。

    董卓正在园中小阁休息,他问曹操:“何故来迟?”

    曹操说因马太瘦弱,董卓便命吕布为曹操挑选一匹好马,吕布出阁而去。

    董卓因感困乏,倒身而卧,当他面朝里翻过身去时,曹操急忙拔出宝刀。

    刚要行刺,不料董卓从铜镜中看见曹操拔刀的身影,急忙回身问操。

    此时吕布已经牵马来到小阁,曹操急中生智,立即捧刀跪下说:“操近得七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董卓接过宝刀,很是喜爱,便让曹操出阁去看马。

    曹操将马牵出相府,飞身上马,逃出洛阳。

    董卓察觉事有蹊跷,知道是曹操行刺,便命各地画影图形,捉拿曹操。

    曹操欲回乡,途经中牟县,被县令陈宫认出。

    陈宫得知曹操要号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讨董卓,被他的壮志打动,便弃了官职,追随曹操。

    一天,他们借宿在曹操故友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往邻村买酒款待二人。

    曹操听到吕家厨房杀猪时的刀声和人语,疑心吕家要加害于他,误杀了吕伯奢全家。

    为了避免留下后患,在路上又杀死了买酒回来的吕伯奢。

    陈宫责怪曹操不该“明知而故杀”。

    曹操却冷笑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不愿跟随这样不仁不义的人,弃曹操而去。

    曹操逃回陈留之后,尽散家财,招兵买马,准备联络袁绍等人共讨董卓。】

    视频中,王允邀请大臣来参加自己的寿宴,可在宴会上还没有开始说话,就只顾着哭泣。

    大臣一个个面面相觑,询问王允为什么在自己的寿宴上哭泣。

    刘邦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大笑出声。

    他看得出来,这个王允不过是在做戏罢了,用这种低级的骗术欺骗大臣。

    一旁的臣子很是无语,不禁提醒刘邦,这个王允这么做也是为了大汉。

    别人费尽心力的搞这么一出,还不是为了刘家的江山社稷,可身为大汉的开国皇帝居然还好意思取笑别人。

    虽说这是改编的电视剧,但这段剧情有可能是真实发生的。

    看着视频中的曹操来到董卓的住处,因为行刺一事而心神不宁,东张西望。

    各朝古人看到这一幕感觉极为有趣,尤其是曹操的对手。

    视频中的曹操就差把心虚写在脸上,一点都不稳重,慌慌张张的。

    果不其然,心虚的人无论干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酷酷的橙子并收藏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