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之心,对于张居正也由以前的敬畏和忌惮转为产生嫌隙和不满。”

    “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真正掌握了权力。”

    “为了恢复帝王的权威,发泄这么久以来压抑在心中的对张居正的不满,也为了取得张居正反对派的支持。”

    “从而对张居正进行了清算,废除了张居正的改革。”

    “随着张居正的身败名裂,所推行的改革也因失去制度支持最终失败。”

    李太后:张先生,却不想是哀家害了你,哀家对不起你。

    一想到张先生最后惨被清算也有她的因素,她不禁流露出懊悔的神情。

    其实,张先生早就有隐退的意愿,只是她一直没有应允。

    毕竟她们母子两人需要有一个依靠,要不然容易被那些大臣欺负。

    她一个弱女子,儿子年纪又那么小,孤儿寡母的震慑不住朝堂。

    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不让张先生隐退,希望张先生能够留下来帮助她们母子。

    可却没有想到,就是因为她的这个决定,最终导致张先生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张居正:太后千万不要这么说,这其中的过错在臣身上,臣不应该贪念权力,应该早点隐退的。

    虽说他有提出过早些隐退的想法,只是李太后没有应允。

    但最根本的还是他自己舍不得手中的大权,于是半推半就的答应下来了。

    归根结底,原因在他自己,和李太后的强制要求关系不大。

    他已经考虑清楚,等小皇帝长大之后,他必须把手中的权力慢慢交还给皇上。

    哪怕他以慈师的形象得到皇上的信任,也必须这么做。

    “其次,改革没有推动和支持改革的社会基础。”

    “张居正推行的一系列改革虽然对于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有好处,但是他的措施不可避免地损害了官僚贵族和地主豪绅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也得不到他们的支持。”

    “夺情事件之后,官僚队伍中的一些开明人士也放弃了对张居正的支持。”

    “为了扫除思想障碍,张居正提倡经世实学,反对空谈,禁止讲学和另立学派。”

    “还杀害了当时著名的心学传播者何心隐,整顿了64座书院,并且将这些书院收归国有成为官办书院。”

    “这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思想专制,在思想活跃、心学迅速发展的当时是不合时宜的,这些行为引起了信仰心学的读书人和士大夫的反对。”

    何心隐:我不过教书做学问,怎么也能遭受无妄之灾,我招谁惹谁了。

    听到自己被张居正杀害,他顿时忿忿不平。

    他此生的志愿就是传播王阳明的心学,想要让全天下每一个学子都能了解王阳明心学。

    张居正要改革,那是张居正自己的事,和他又没有关系。

    可张居正为了控制全天下读书人的思想,居然丧心病狂的拿他开刀,这是何等的荒谬。

    张居正:我的改革针对的就是这些地主豪绅,他们不搞破坏就已经非常奢求了,哪里还敢奢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他也知道自己的改革缺乏广大的支持者,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毕竟他的改革损害的就是地主豪绅的利益,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很正常。

    至于扫清思想障碍,这也是非常必要的。

    毕竟他的改革措施让很多读书人不满意,难免他们聚在一起妄议国政,进行思想管制再正常不过。

    不过有一点让他好奇,这个夺情事件到底是什么,居然能让他的支持者放弃对他的支持。

    看得出来,这应该是一起很严重的政治危机。

    要是能够知道原委的话,说不定可以提前规避这个危机。

    想到这里,他不禁询问起了主播,主播应该对这事比较清楚。

    张居正:主播,这个夺情事件指的是什么?

    “张居正为国事夜以继日地操劳,万历五年,多年未见的老父亲张文明去世。”

    “按照当时大明祖制,朝廷官员的父母过世,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期满起复为官。”

    “张居正的改革才刚刚开始,此时离开必然使得改革功亏一篑。”

    “于是乎,张居正做出了唯一的选择,夺情。”

    “明朝的士大夫忠君尽孝的观念根深蒂固,未能尽孝何来忠君。”

    “正德朝的大学士杨廷和也是一代名辅,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即刻辞官回家守制。”

    “如此一来,对于张居正的夺情,朝廷官员口诛笔伐。”

    “无论是御史还是六部官员都上疏要张居正辞官回去守孝,给张居正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此时万历还不能亲政,国家大政均需张居正裁决,不想让张居正回家守孝。”

    “最终由万历下诏警告群臣,再议论张居正夺情者,诛无赦,非议才消止。”

    张居正听闻之后,目光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酷酷的橙子并收藏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