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

    一是朝堂确实需要媚娘来主持大局,二是独揽大权的太后多得是,最后只要把权力还给儿子就行。

    只是最后他没有想到媚娘的野心,不仅仅当一个独揽大权的太后这么简单,甚至是想当史无前例的女皇。

    不过现在他既然已经知道结局,那么就不可能再让媚娘的野心无限膨胀。

    “684年,唐中宗想任命皇后韦氏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并给予乳母的儿子五品官职。”

    “宰相裴炎坚决反对,李显一怒之下说出愿意把天下送给韦玄贞的气话。”

    “武则天察觉到李显对自己不满,试图建立他的政治势力,因此废黜李显为庐陵王,并将其迁往房州,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称为唐睿宗。”

    “睿宗即位后,并不参与朝政,而是被安置在别殿,皇帝职权仍由武则天代行。”

    “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同时令旗帜皆从金色,官服颜色、职省名称一并改易,赐宫城名为太初宫。”

    “武则天安排李旦下诏追封武则天的五世祖、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等五人为太尉或太师,提升了武则天家族的爵位,同时建立了武氏五代祠堂。”

    “武则天想要称帝的野心引得英国公徐敬业公开反对,以扶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

    “宰相裴炎借机向武则天建议将政权归还给李旦,以平息叛乱。”

    “然而,武则天以谋反罪将裴炎在洛阳都亭驿处死,并当即以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前往征讨,很快时镇压了徐敬业的叛乱,使中央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刘彻:好吧,朕收回之前说过的话,难怪李治不愿意把大权交给新皇李显,这个李显简直是一个无能的昏君,怎么能把大唐江山交给岳父韦玄贞一个外人呢,哪怕是气话也不行。

    此刻他总算理解李治要把权力交给武则天的原因,摊上这么个儿子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哪怕说的是气话,这个气话也太离谱了,要是李世民听到,还指不定气成什么样呢!

    这大唐江山可以说是李世民一手打下来的,现在他的孙子李显却要送给岳父,想想还真是荒谬,说李显是史上第一昏君都不为过。

    刘彻:@李世民,啧啧啧,你有一个好孙子啊!

    李世民心情原本就糟糕,看到汉武帝的嘲讽更加气愤了,恨不得打死李显这个不肖子孙。

    说话不过脑子,什么话都说。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现在可倒好,这个不肖子孙守都不守,直接要送人。

    他现在有点理解武则天为什么要抢夺儿子的皇位,碰上这么个窝囊废,还不如直接自己来干。

    李世民:@李治,你是怎么教儿子的,就教出来这么个玩意儿?

    李世民:@李显,还有你这个混账东西,朕辛辛苦苦打下江山,伱就要送人?

    李治:@李世民,父皇,儿臣管教不严,还请恕罪,儿臣也不知道显儿这么糊涂。

    李显:@李世民,@李治,皇爷爷,父皇,我这是说的气话,这都是宰相裴炎的错,请皇爷爷和父皇,我肯定不会把江山给岳父的。

    嬴政:确实,把大唐江山给母亲总比给岳父好得多。

    李世民:……

    李治:……

    李显:……

    武则天看到先皇争论不休,没有理会,只是心中感慨不已。

    并非她要抢儿子的皇位,实在是儿子不争气,她也是无奈之举。

    祖宗打下来的大唐江山不容易,既然李唐子孙守不住,就让她这个李家儿媳妇来守吧!

    但凡儿子争点气,她都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685年,武则天发布命令,不再需要派人守卫朝堂的登闻鼓,只要有人击鼓,御史就可以接受诉状并上报。”

    “五月,武则天颁布诏令,允许内外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向朝廷自荐,以求被任用。”

    “686年,武则天下诏把政权交还皇帝李旦,但李旦知道母亲并非真心想要交还政权。”

    “于是李旦上疏辞让,请求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代行皇帝职权。”

    “武则天为了广开言路,在洛阳宫城前摆放铜盒子,用来随时接纳天下人的自荐、检举、伸冤,这一举动对稳定当时的朝政起了重大作用。”

    “武则天为监察宗室与大臣,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

    “凡是告密之人,大臣不得私自审讯,朝廷都会向其供给驿站车马和饮食。”

    “告密者无论身份贵贱,即使是农夫,武则天都会亲自接见。”

    “如果告密内容符合旨意,就会得到特殊提拔,破格升官。”

    “即使告密内容并非事实,也不会受到惩罚,因此四方告密者纷纷涌现。”

    “很多人通过告密被授予官职,整个社会形成了酷吏政治。”

    “被告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酷酷的橙子并收藏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