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w!

    这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的片方投资!

    9000w!

    这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片方最后的利润!

    两者的差距整整是1800%!

    《明报》也不知道从哪里知道的《那些年》的投资金额和收益金额,一经报道就引起了一片轩然大波!

    《那些年》的投资之所以只有五百万,主要是因为里面的演员除了李夏和刘依菲全都是新人,片酬基本可以当成零。

    至于刘依菲的片酬,刘依菲第一次做电影女一,希望可以取得好成绩,所以也是给了一个友情价。

    李夏呢?

    作为编剧、导演和男一,还有电影中音乐的操刀人,李夏只拿了象征性的50w!整个公司都是自己的,还在乎这点片酬吗?

    但是李夏也知道,仅限此一次!

    以后就算是自己公司的电影,自己也要按市场收费。虽然自己是公司老板,但是一码归一码。

    估计以后再拍夏至娱乐公司的电影,就不是这么一个低廉的价格了。

    虽然大众和圈内人对《那些年》的500w投资表示吃惊,但还都是觉得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对9000w的利润,就表示了质疑。

    “开什么国际玩笑?2.33亿的票房,片方就想分去9000w?真当院线和影院是吃干饭的啊?”

    “正常的比例分成,分成只占三成。李夏处女作能取得6000w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到9000w?”

    “我们承认李夏的这部电影确实带给了我们惊喜,但是请不要捧杀他!”

    就在媒体们对《明报》所披露的《那些年》片方收益9000w表示质疑时,《明报》直接将当初李夏和港城发行方和院线的对赌协议发了出来。

    港城票房2000wRmb以内,片方只要20%!但是超过2000w—3000w的部分片方要拿30%,3000w—4000w拿40%,4000w以上的更是要拿50%!

    众人不得感慨《明报》在港城的神通广大,竟然直接就拿到了港城院线和李夏的对赌协议复印件!

    与此同时,更多的细节被披露了出来。

    这个对赌协议是李夏力主推出的,当时除了花姐保持沉默外,公司的诸位高层都不赞同,表示风险太大,基本不可能达到。

    但是李夏身为夏至娱乐公司的大老板,拥有一票否决权,直接通过!

    现在反过头来看,李夏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和充满魄力!

    其实票房对赌不是李夏首创,之前在国外和港城就有过很多电影进行过票房对赌,但是在内地票房对赌还是不常见的。

    一是因为内地的票房市场还不够大,二是因为之前从来没出现过收益多么惊人的票房对赌。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李夏通过票房对赌协议比常规的票房分成方式多拿了3000w!

    3000w!

    要知道去年的内地电影票房记录也不过是5600w。

    李夏也不会想到,就是自己这次自信的票房对赌协议,见证了内地票房对赌的兴起!

    从此以后,内地电影就开始流行票房对赌了!

    连老谋子和冯晓刚、程凯歌等着名五代导演都纷纷选择票房对赌,他们对自己的电影充满了自信!

    花姐办公室。

    “小夏,我们举办个庆功宴会吧!大家好好放松放松,庆祝庆祝!”

    人逢喜事精神爽,花姐这几天笑容满面,感觉自己都年轻了。

    “可以啊!”

    李夏直接点头同意道。

    正好自己还欠刘依菲一个烧烤派对,这次的庆功宴正好可以弄成一个自助的形式!内场是自助餐,外场弄一些烧烤。

    “那就后天吧!我顺便邀请一些业内和媒体的朋友,这几天我拒绝了太多的人,我都怕得罪了他们。正好请他们来参加咱们的庆功宴。”

    花姐兴致勃勃的建议道。

    李夏想了想,补充道:“可以,但是希望在场的所有人都不要进行拍摄,大家好好放松放松。另外,给剧组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们都包个大红包!”

    花姐看着意气风发的李夏,满意的点了点头。

    够年轻,有才华,有心胸,有背景,有心计,很大方,还不干涉自己的管理!

    只有这样的老板才是自己想要追随的老板!李夏和王忠磊那样的小人相比,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好,都按你说的办!”花姐兴奋的大手一挥。

    当天,李夏要举办《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庆功宴,并会邀请媒体朋友和圈内朋友参加的消息就不胫而走。

    拿到邀请函的媒体和圈内人感觉倍有面子,之前因采访李夏被拒的怨气也烟消云散了。

    没有拿到邀请函又想参加庆功宴的朋友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想拿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娱乐:国内大花小花全拿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西洲故人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洲故人来并收藏娱乐:国内大花小花全拿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