靼大军没有将目标放在蓟镇,战争状态才会得已解除,贾蔷才能离开。

    京城北门,一道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守门的军士看了一眼远方,神色一肃。

    “门前所有人左右让开,八百里急报,挡者死!”守门军士大声喝道。

    听到守门军士的喝声,城门无论是谁,都纷纷闪避开来。

    敢挡八百里急报者可是死罪,任何人都不得例外。

    “蓟镇大捷,贾侯斩首两万鞑靼!”送信的军士在经过城门时,口中大声叫道。

    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一个个都兴奋起来。

    送信军士的马没有减速,通过了城门向内行去。

    一直至皇宫门前,这匹马才停了下来。

    两名太监扶住了跳下马的送信军士,长时间的赶路让送信军士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但他的精神却是极其亢奋。

    “大捷,蓟镇大捷!”他坚持着取出信筒,口中大声叫道。

    送信军士推开了扶他的太监,快步进入了皇宫。

    正在上朝的景文帝以及众朝臣,听到了信使的声音。

    也只有八百里加急的信使才有特权在宫中大叫,能够动用八百里加急的事皆是事关天下安危。

    “快将人带进来!”景文帝听到了‘蓟镇大捷’的声音,不由心中喜悦,口中叫道。

    虽说他没有掌握军权,但在他当皇帝期间,边关大捷可是能够记入史册的政绩。

    信使进了金銮殿,跪下将手中的信筒拖起。

    夏守忠上前接过信筒,先是检查了信筒上的封印。

    “扶他下去好好休息!”景文帝向旁边的小太监吩咐道。

    信使被扶下,景文帝也接过了夏守忠递过来的信。

    “好,果然是朕的好恩侯!”他看完了信,不禁放声大笑并赞道。

    他当然高兴了,如果是蓟镇的守军打败了鞑靼人,那功劳还是太上皇的。

    但贾蔷可是他的人,这份战绩不管如何都是他景文帝的。

    “皇兄,不知是何大捷?”南安郡王祭棚笑着问道。

    “贾侯代朕巡边,在蓟镇外发现了一万鞑靼轻骑兵,他于一日前带着两百亲兵在蓟镇外的鞑靼营寨中灭杀了一万鞑靼轻骑兵以及一万余鞑靼人!”景文帝将手中的信笺让太监送了过去给朝臣们传阅,口中不无自豪道。

    “是不是搞错了,贾侯带着两百亲兵就可以杀了两万多鞑靼人?”北静王水溶出言质疑道。

    他是最看不得贾蔷好的,最近刚从担惊受怕中出来,家中失窃之事还没有查清,让他无暇顾及贾蔷。

    这时听到贾蔷又得了战功,并且还是在封了正一品九省统制的情况下得了战功,如果真是如此的话,贾蔷回来的封赏怕是能得到军中的正一品实职。

    这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贾蔷可一直与他不对付,还多次破坏了他的计划。

    “此信是由蓟镇总兵所书,你难道怀疑贾侯收买了蓟镇总兵?再说两万多鞑靼人的首级已送往兵部,难道这也可以造假?”景文帝眼神不善的反问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这实在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北静王水溶连忙解释道。

    景文帝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北静王水溶可不想在明面上与景文帝对上。

    下方站着的王子腾,脸上并没有什么笑容,反而满是苦涩。

    贾蔷越是表现的好,对他的影响就越大。

    贾蔷已抢了他的九省统制,再有大功的话,就可以坐实了正一品武官的官位。

    大乾正一品武官的官位,有实权的就那么几个,每一个位置都很难有空缺,多了一个贾蔷,那他就没有了进入的希望。

    金銮殿中的其他朝臣,各自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们在分析着其中的利弊。

    景文帝心中虽欢喜,但也没有立即封赏,一是贾蔷不在这里,二是他也要与太上皇商量。

    要是不与太上皇商量,事后太上皇不同意,他也无法颁旨,那样他的威信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报,有蓟镇总兵以及贾侯送来的折子!”这时有太监来到景文帝身旁报告道。

    两封折子走的是驿站,所以此刻才到了京城。

    而景文帝下过旨,任何与贾蔷有关的折子都要第一时间呈上来,这才有了太监通报。

    两封折子可是早些天就送出,但还在八百里加急后面到达,可见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有多快。

    景文帝接过了两封折子,他没有理会下面的朝臣,朝臣们还在议论着蓟镇大捷之事。

    “啪!”在看完了两封折子后,景文帝不由的将两封折子重重拍在龙椅的椅柄上。

    朝臣们听到声音,纷纷看向景文帝,不明白刚刚还很高兴的景文帝怎么就发怒了。

    景文帝的目光看向了王子腾,两封折子中提到的王子云,可是王子腾的族弟。

    王子云胆敢利用手中的权力,在蓟镇城下袭杀九省统制贾蔷,再加上贪污与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道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吃瓜子群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瓜子群众并收藏红楼道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