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找得如何了?”

    “根据书肆往来的书生,甄公子选了几个文采俱佳且家境贫寒,还对话本子颇有兴趣的书生,已经在同他们接触了,想来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

    赵瑾满意点头。

    这是她给书肆设定的下一步经营方向。

    科举试题是效仿现代五三等资料书编写,古代限制颇多,很多资源是平头百姓接触不到的,例如在现代历年高考试题全网都是,在古代却是只有权贵官宦阶层才能接触到的稀缺资源。

    许多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只能在一个又一个先生的亲身教学里苦苦求学,别说走捷径,他们连最基本的渠道资源都欠缺。

    而就赵瑾所知,官宦子弟科考,是细致到连主考官偏好哪种文风都查得清清楚楚的。

    所以她便走了赵老爷的关系,搞到了历年的科举试题,再根据对现代教材的印象,与甄思文大致说了说,编成了古代版五三。

    虽有些简易,不过对于那些没有资源的读书人来说已经算十足有用了。

    赵瑾做这些也不全是为了赚钱,普通学子求学不易,能为他们提供些便利也不错。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功利的原因——若他们之中有人当真考中,若那时他们仍然记书肆一份好,她也算间接结个善缘,能在整个大齐杀出来榜上有名的人,赵瑾不轻看。

    嗯,潘城例外。

    叫甄思文找的书生也是为了书肆。

    只凭一个赵永阳撑不起书肆,暂时也做不到轻而易举引导舆论,多养几个读书人很有必要,既能写话本子赚钱,也能在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

章节目录

赵瑾裴西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书林文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林文学并收藏赵瑾裴西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