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随着众人到齐,授箓仪式正式开始。

    与世俗繁琐的仪轨不同,授予法箓的仪轨要相对简单点,毕竟都是修行者,许多礼法上的无效仪轨都被删去。

    但即便如此,整套流程走完,依旧用了两个多时辰。

    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颂词上面。

    其他的如上香、点烛、点灯、击钟等等,由醮坛执事各司其职。

    这些执事主要有高功、监斋、都讲、侍经、侍香、侍灯、知磬、炼师、摄科、正仪、监坛、清道、知炉、表白。

    不过这些跟李慕玄没太大关系。

    做为受箓者的他。

    反而是斋醮仪式中最轻松的,只要跟着颂经赞神便可以了。

    就如此,随着仪轨完成。

    香烛、油灯将整座大殿照彻通明,钟罄、诵经声不绝于耳。

    “迎圣接驾!”

    一道庄重凝肃的声音响起。

    下一刻。

    李慕玄转头看去。

    只见上清弟子抬着四尊塑像走出,将其放在醮坛的主神位上。

    魏夫人塑像最大,放在中央,大中小三位茅君则列于下方,以大茅真君地位最贵,中茅和小茅列于左右两侧。

    迎圣接驾完毕后。

    紧接着便是焚香、上祭、开光、点像,一道道复杂程序有序进行。

    整套流程叫做安圣。

    过程中,李慕玄目光直视塑像。

    眼眸中金光闪烁。

    遗憾的是。

    除了随着仪式进行愈发浓郁的信仰之力外,他什么都没看到。

    不过想想也是,要是受箓就能见神,那世间的人全往道门挤了,仙人的存在也不会变成虚无缥缈的传闻。

    很快,安圣的流程走完。

    做为监度师的张之维站在醮坛,一手掐指决,一手拿祝文。

    高声颂诺道:“高上元始天王,今日上願八會,日吉時清,謹於玄壇,或云嶽,盟度玄經,乞丐告下五帝靈山,監臣盟誓,早賜神仙”

    唱完祝文。

    授箓科仪也到了最后一步。

    一众箓生来到坛前。

    在醮坛执事的带领下,对着魏夫人等神像诚心礼拜,面前放着一尊大火盆。

    随后,众人坐在蒲团上,一手持令牌,一手掐上清决,诵念经文的同时,心中存想四位茅山祖师的样貌。

    据说在这个过程中。

    随着存想样貌愈发清晰,自身之神就能与法脉建立联系。

    而手中这块令牌则是法箓的凭证。

    只要寄托一缕元炁在上面。

    事后在祖师神像前焚烧令牌,上达天听,授箓仪式便算正式完成。

    到那时就有了开坛画符,行使上清法印的资格。

    何谓法印?

    可以理解成道教奏达天庭的公印,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

    类似封经符、困仙符这种符箓不需要法印盖章,按照斋醮、科仪画好就能用,而驱神役鬼之类的符箓,则必须要用到法印。

    就跟朝廷的红头文件一样。

    你不盖章。

    就调动不了鬼神。

    此时,一众箓生当中,李慕玄闭目凝神,诵经存想。

    随着四位祖师的样貌出现在识海中,他能明显感觉到祖师神像上的香火信仰被牵引过来,欲要往身体里钻。

    “香火信仰就是一派法脉?”

    李慕玄心忖一声。

    他的元神要比寻常人坚韧凝实,甚至达到内观细胞的地步。

    几乎是一刹那,他便存想好祖师神像,现在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引入香火念力,与元炁混合后寄托在令牌上。

    只不过,李慕玄略微有些迟疑。

    如果法脉就是香火念力。

    那么受箓,名登法册,便相当于对香火念力的使用权限。

    而斋醮、科仪则是聚拢香火念力的手段,再配合存神之法的天人感应,以香火念力为桥梁,精准定位到那一尊神,使其神念和力量能寄托在符箓上。

    看穿法脉的本质后。

    李慕玄心中顿时生出不一样的想法。

    是否可以简单一点?

    不需要香火念力铺桥搭路,直接定位到那尊神,并驱役祂为己所用。

    “以真性灵光,通天彻地,驾驭万法.”李慕玄口中念叨,若按照存神之法的观念,人体内有三万六千神。

    但归根结底。

    这些神都是元神的一部分。

    而人身为天地。

    元神其实就是自身的天道!

    那么倘若自己以元神去感应天道,然后再通过步罡、科仪、斋醮锁定这个神的位置,同步他在体内的所在。

    将来需要用时,是否可以不再用香火念力去铺桥搭路?

    直接就能以元神去调动!

    不仅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人之下:让你炼气,你成仙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愿见青山妩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愿见青山妩媚并收藏一人之下:让你炼气,你成仙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