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突出拔地而起,霎时展现出极为浓烈的压迫感。

    窗边的日头照射进来,看似松松垮垮的皮肉,竟然浮现出一层浅浅的金玉光泽,莹润生辉。

    “这叫‘玉树挂宝衣’,何为‘玉树’?乃骨架也。

    骨质紧实,关节温润,站桩行拳事半功倍。

    何为‘宝衣’?筋肉也。

    松沉自如,积柔成刚,全身如同一体,宛若整件衣物。

    你见我,肌体如金,筋络似玉,这才配叫‘圆满成就’。

    如何摘得四练大圆满,黑河县的所有武行都教不了你。

    唯通文馆,才够资格。”

    宁海禅咧嘴一笑,轻描淡写间,大有把断刀门、神手门、天鹰武馆那几家,视为土鸡瓦狗的意味。

    一个字,狂!

    “师傅,弟子今年十七……”

    白启心里犯嘀咕,他前几天拜门武馆连亲传都捞不到,怎么突然就让教头青眼相加了?

    究竟是梁老头的面子大,还是自己表现出来的悟性太过惊人?

    “无须担心,武行之所以有这般规矩,是因为一门一馆,能传的功夫就那些。

    以断刀门举例,学徒练桩,弟子练招,从崩拳开始,再习炮拳、劈山手,层层递进,最后是龙虎连环捶。

    一辈子钻进里头,下苦功,力求做到精深圆融。

    所以,亲传必须要跟自家武功适配,年纪够小才能调教,更好成材。”

    宁海禅话到这里,又顿了一顿。

    白启适时地夹一筷子鹅肉,知道又该到教头师傅吹嘘自个儿的环节了。

    “可我通文馆不一样,五部擒拿,三大真功,以武蜕凡,包罗万有!

    年纪、筋骨反而是其次,更看重悟性、资质。

    历代馆主,吃百家饭,学百家艺,最后自创一门、自成一派,不在少数。

    尤其,我这人懒,最烦教蠢材,看一遍拳谱功法都学不会,趁早投别家去。

    你吧,悟性上等,筋骨中等,就是年纪不小潜力差点,却也凑合。”

    原来教头只收尖子生,悟性太低不配入门。

    只是“通文馆”啥来头?

    口气这么大,怎么没在义海郡扎根,转头跑到黑河县这乡下地方?

    白启按下疑惑,搓搓手,满脸期待道:

    “弟子目前所学极杂,水战的八段功,养生的金丹大壮功,以及十八罗汉手。

    不知师傅有啥武功,可以教我?”

    宁海禅抹抹嘴巴:

    “为师不怕你学得杂,就怕你脑子笨。

    功法嘛,五部擒拿里面,罗汉手、龙行掌较为适合。

    先养后练,练完再打,打过开杀。

    依着武行流传的十二字口诀,咱们一步步来。

    对了,我听梁老头讲,你把杨猛得罪了?”

    白启一怔,轻轻点头,当即就要把跟杨泉、王癞子的牵扯讲明。

    却见宁海禅直接站起身,好似没啥了解的兴趣:

    “既然结下梁子了,那还等什么,走吧。

    今日教你的第一课,武行规矩多,门道多,是因为没本事的人多。

    有本事的人,无拘亦无束!入我通文馆,就得记牢这一点。

    我带你去杨猛家,给他灵堂上柱香!结了这桩事!”

    白启咂舌不已。

    这位教头又狂又猛,哪似他的授业师傅,倒像个带头大哥!

章节目录

独掌道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白特慢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特慢啊并收藏独掌道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