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从赵璎珞的大营踏回苏州的那一刻,夜色已如浓墨般深沉。他穿过灯火阑珊的街道,径直走向苏州府衙,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不知该如何向赵构开口。

    府衙内,赵构焦急地等待着赵鼎的消息。他坐在灯火幽微的书房中,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着深深的不安和无奈。

    当赵鼎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他猛地站起身来,急切地问道:“如何?赵璎珞答应了吗?”

    赵鼎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到赵构面前,低声说道:“官家,赵璎珞答应了。她同意给您太上皇的尊荣,也同意暂时不会为难秦桧等大臣。”

    赵构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他闭上眼睛,脸上露出疲惫而复杂的笑容,仿佛这一刻,他卸下了千斤重担。

    然而,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眼中的不甘和无奈却更加浓烈。

    “好,好。”赵构连声说了两个好字,却难掩声音中的颤抖,“只要能保住皇儿的皇位,我便放心了。”

    赵鼎看着赵构的表情,心中一阵酸楚。他知道,对于赵构来说,这个决定是多么艰难和痛苦。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构所属的大军与赵璎珞的大军合并,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抵达临安。

    在临安城外,他们与韩世忠的大军再次合并,赵璎珞在数千精锐的护送下,和赵构一起进了临安城。

    八月二十日,大朝会的日子如期而至。

    赵构心怀不甘地坐在皇位上,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边的赵璎珞。

    她一身华服,头戴凤冠,气度威严而高贵。

    赵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是嫉妒、是无奈、还是不甘?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就在这时,内侍冯益高声宣读退位诏书。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的耳中。

    那些还不知道内情的大臣们听到诏书的内容后,一个个惊讶异常!他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仿佛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秦桧的脸色尤其难看。

    他站在朝班中,目光阴沉地盯着冯益手中的诏书,双手紧握成拳。

    他知道,这个诏书一旦宣读完毕,他的权力和地位也将随之烟消云散。

    他不甘心地看了一眼坐在皇位上的赵构和赵璎珞,心中充满了怨恨和无奈。

    诏书宣读完毕后,赵构站起来坐到了右手边的位置上。

    他的动作有些僵硬和迟缓,仿佛这一刻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

    宫人们将还不满三岁的赵旉放到了龙椅上。

    赵旉看着这场面哇哇大哭,仿佛感受到了空气中的压抑和沉重。

    就在这时,赵璎珞从旁边的座位起来,抱起赵旉坐到了龙椅上。

    她的动作轻柔而果断,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她已经接过了皇位的权力。

    她低头看着怀中的赵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作为他的姑姑,只要自己能好好教导这个小皇帝,大宋就会有未来。

    赵构看着赵璎珞和赵旉坐在龙椅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

    他曾经也坐在那个位置上,享受着万人朝拜的荣耀和权力。

    然而现在,他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皇位被夺走,无能为力。

    大殿内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赵旉的哭声在回荡着,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朝堂上的权力更迭和无奈。

    赵构闭上了眼睛,任由泪水在脸颊上滑落。

    群臣见到赵璎珞公然坐在龙椅上,顿时大惊失色。他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脸上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一些忠诚于赵构的大臣更是愤怒地指责赵璎珞不合体统礼法,公然挑衅皇室的权威。

    “公主殿下,您这是何意?”一位老臣颤抖着声音质问道,“龙椅乃天子之座,您如此行径,置官家于何地?”

    赵璎珞面无表情地坐在龙椅上,目光冷冽地扫视着群臣。

    她怀中的赵旉已经停止了哭泣,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赵璎珞心中清楚,这一刻,她必须拿出足够的威严和气势来震慑这些心怀不满的大臣们。

    “我既然监国,坐龙椅也合乎礼法。”赵璎珞冷冷地开口道,“尔等若是有异议,尽管提出,我自会一一解答。”

    她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群臣被她的气势所慑,一时间竟无人敢再出言质疑。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性格耿直的大臣站了出来。

    他怒视着赵璎珞,大声说道:“公主殿下,您虽然是官家的皇妹,但也不能如此肆无忌惮地践踏皇室的尊严!您这样做,置官家于何地?置我大宋朝的礼法于何地?”

    这位大臣的话立刻引起了其他大臣的共鸣。

    他们纷纷附和着,指责赵璎珞的行为不合礼法,要求她立刻离开龙椅

    面对群臣的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北宋:靖康之变后逆袭为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露白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露白霜并收藏北宋:靖康之变后逆袭为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