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是最简单的事情。

    全世界的资本家都喜欢投机,但只有真正的革命者才会选择开创。

    陈时平不会自诩什么革命者,他属于投机的革命者。

    没有重生,他也只是个普通人。

    陈时平喜欢别人对他的赞美,但是不会迷失。

    因为那些赞美是给上天的,并不是他的。

    不过中国有句老话说的特别好。

    受命于天嘛!

    这些赞美就由他来代领了。

    北影厂中,陈时平的剧本已经被大家传阅,看完后都觉得这样的电影拍不出来。

    剧本的一些构思不错,名字也够醒目,叫做后天。

    只是各种极端的天气,洪水、风暴、冰雹、冰雪.

    厂里的人大多都知道数字特效工作室那边的水平,做这些特效还是有些勉强了。

    最后做出来的效果很可能会失真。

    陈时平看着他们喝着茶,并没有觉得这一点很难实现。

    实拍加特效嘛,无非是花的钱多一点。

    一比一还原一些著名的建筑,再做一个缩小版的城市就好了。

    故事的发生地,陈时平打算放在香江。

    同时在吉隆坡、日本、上海、孟买、纽约等地取景。

    不过主要还是在亚洲地区取景,亚洲电影文化圈嘛。

    就像欧美的电影只会发生在欧美,需要一些反面素材的时候才会放在亚洲的一些城市。

    然后亚洲观众还会非常买账。

    其实仔细去研究会发现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欧美的电影和欧洲三大电影节非常相似。

    都是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霸凌”和抹黑。

    在戛纳电影节看到的亚洲电影,不是反应人性黑暗就是反应社会制度落后腐朽的电影。

    然后这些电影还会长期在欧美地区的艺术院线播放。

    这是大多数欧美人了解亚洲国家的渠道。

    这也是为什么在后来2024年来中国旅游的老外会被吓到的原因。

    他们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八十年代或者九十年代。

    电影舆论阵地其实比很多东西都有用,反正比艺术展和孔子学院有用。

    那玩意就纯粹是面子工程,一点用没有。

    除非你是世界级的艺术大师,然后能在你的作品中展现东方文化,不然都没用。

    艺术品和一些文学著作的影响力远不如电影电视等一些娱乐化的东西来的大

    一部好玩的电影和一部你看不懂的论语,伱会选择看哪一个呢?

    对于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来说,他们都会选择前者。

    当然文化符号和一些文化元素都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会给观众更强的代入感。

    好莱坞的电影也是这么做的,在很多的好莱坞大片当中加入一点点东方元素。

    或者加入一个华裔的面孔,就会有非常多的观众感受到认同。

    甚至会觉得挺自豪的,代入感不就一下来了嘛。

    假如陈时平现在的电影选择去国内的一些小县城,那里的人也会非常开心,等电影上映后他们会去电影院支持。

    这是一种心理学的营销手段,很简单但是很有用。

    每个人活着都需要认同感。

    当然,陈时平还有一个私心就是希望在电影里看着自由女神像倒下,沉入海底永不见天日。

    顺便还要展现一下自由美丽国在遇到这种末日时的反应。

    凭啥欧美电影可以“霸凌”他们,陈时平也要反过来霸凌!

    妈的,就在电影里狠狠欺负自由女神,以亚洲地区的观众情感来说,估计能直接看嗨。

    打造亚洲电影文化圈!从打倒自由女神开始!

    要的是在文化对欧美逐渐祛魅。

    此时的会议室里,从制片部、导演室、文学部、特技组等很多部门的人都在拿着剧本讨论。

    差不多过去二十分钟他们才安静下来。

    大家一起看向陈时平,都纷纷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这些问题汇总起来就一句话,电影的拍摄难度太大,北影厂目前可能不具备这样的制片条件。

    陈时平点点头问道:“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有哪方面的顾虑呢?”

    “主要是涉及的动作场面设计太庞大,自然天灾太多。我们现在没有那样的实力作出逼真的特效。”

    陈时平笑着说道:“我也没说全部使用数字特效啊,实拍呢,有没有可能实现?”

    众人都扭头看着陈时平,下意识的问道:“厂长你不会真打算实拍吧?那我们要搭建非常大的实景。”

    陈时平点点头说道:“没错,我是打算使用实拍。”

    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后天的拍摄也是大量的实拍加上特效。

    洪水、冰雹、暴风雪等等全是实拍拍出来的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1988从独立制片人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骑猪的小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骑猪的小猫并收藏1988从独立制片人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