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华夏传统中,一般是从除夕“请神”开始,到初五“送神”结束,都称为过年。

    到了初六,紫禁城里的皇帝要上朝御政,城市里的商铺要开门营业,学堂里学子要上课读书,新的一年就此拉开帷幕。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在中堂之中悬挂福字或者在门框上贴春联,用五色彩纸,剪成铜线一样的形式,用丝线结成一串,在大年初一的当天,高高悬挂在正房门楣之上,象征招财进宝。

    家家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象征寓意,更是为了不输于邻家气势,常常提前几天就已经剪铜线,穿串悬挂。

    久之,风尚形成,每逢年节,户户门口彩纸飘扬,煞是娇艳美好。而彩纸铜线高空漂摇的样子,远观像是随风飞入门,寓意财神进门而来,故也称招财神。

    正月初一,天刚蒙蒙亮,蓬莱县郊,姜家沟就已经热闹起来,锣鼓阵阵,有乡里爱好玩闹的人用胭脂、炭条将自己装扮成文武财神,手拿长鞭,前往一户户宅院门外,开始放声高歌。

    院子里的主人为了祈祝新的一年里有好运,便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铜钱串子挂在这些人脖子上。

    这些“文武财神”拿到钱后,意犹未满,也并不立即回家,而是敲锣打鼓继续去别家贺新年,寓意给家中送财送宝。

    “四哥,你给的太多了。”范阿贵看着几个文武财神欢欢喜喜地离去,心下不由感到一阵肉疼,强忍着不使自己追上去,将那送出的几串铜钱讨要回来。

    乖乖,这送出的钱,怕不是有几百文吧?

    足够家里人吃好几天干的了!

    “正旦日嘛,不就图个喜庆,讨个吉利!”范兴保豪气万丈地说道:“反正不过四五百文钱,算下来,还不到两角钱。这要搁着在汉洲,有些人家会对上门的财神直接送出金圆一两块钱。嗯,折算成你们秦国的银元,差不多有六七块多呢!”

    “四哥,在齐国一个月真的可以挣十几两银子?”范阿贵搞不懂什么金圆和银元的兑换比价,家里也很少有这些“大额”货币,但他从范兴保话语中还是能听得出来,这位来自齐国的阔亲戚根本不在乎那些随手就送出的“小钱”,而且在他们齐国,似乎人人都是那么有钱。

    “你若是在工厂里做工的话,刚开始只是一个学徒,也没那么多钱,但七八两银子是有的。”范兴保笑着说道:“待伱干了五六年,成了熟练工,差不多就能拿十几两银子的工钱了。不过,还是很辛苦的,得在工厂里工作十几个小时。”

    “工作十几个小时,那又有什么辛苦的。”范阿贵眼睛已经亮了,“每年的春耕秋收时节,每天也就睡几个时辰,天不亮就要下地,天都要黑透了,才返家吃饭。哦,对了,四哥,在你们齐国,是不是天天都能吃上肉?……听说,还有香喷喷的牛肉。”

    “在我们齐国呀,牛肉、羊肉,还有鲸鱼肉,那是随便让你吃,而且价格还贼便宜。几角钱,就能买上一大块鲸肉回来,那玩意,虽然有些嚼头,也跟鱼肉还不一样,但吃起来还是跟牛肉有几分像的。”

    “俺这辈子还没吃过牛肉呢!”范阿贵下意识地喉头蠕动了几下,“还有你说的那个什么鲸鱼肉,是啥呀?跟俺们海里捞上来的那些鱼一样吗?”

    “鲸鱼呀,那家伙可大了。嗯,足足有十几二十头牛那么大!”范兴保双手大大地张开,比划了一下,“只需要一头鲸鱼,估计这个村里所有的人都算上,也不能一次把它吃完喽!两个月前,我带回来的十几个肉罐头,其中就有鲸鱼肉做的。在我们齐国,就属鲸肉最便宜,然后就是羊肉和牛肉。我给你说呀,你只要到了我们齐国,虽然不能保证你天天能吃上肉,但隔三差五打一顿牙祭,那绝对可以保证的!”

    三十多年前,范兴保的父亲范金甫砸锅卖铁凑了一笔钱,毅然决然地登上了齐国的移民船,漂洋过海,一路来到汉洲本土。

    他先是在建业工厂里做工人,三年后,稍稍站稳脚跟,又听闻跑海比较挣钱,于是转身就上了一条远洋贸易商船。

    在克服海上各种困难后,凭借一股子吃苦耐劳和善于学习的精神,硬是在不到十年时间,从一个旱鸭子混到了商船大副的位置,并攒了一笔不小的积蓄,成功地在建业城安家,还娶了一个来自建业府乡下的媳妇。

    十几年前,范金甫所在的商船于锡兰岛附近突遭风暴,不慎倾覆,数十名水手溺毙。好在妈祖保佑,他与数名船员侥幸抱着一个木桶漂流数日后,被路过的一艘商船搭救。

    经此一事后,范金甫便心有余悸,有些怯了,放弃了跑船的工作,转而拿出自己所积攒的钱财,在几名相熟的伙伴撺掇下,共同在威远岛(今新几内亚岛)投资建立了一座小型种植园,划拉了一百多亩地,从事可可种植。

    历数年后,随着可可市场的兴起,着实赚了不少钱,并将种植园规模逐渐扩大。

    五年前,齐国研究人员在经过多年的试验后,终于在橡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完成了橡胶的硫化发明工作,从而打开了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橡胶的大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重庆老Q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重庆老Q并收藏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