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新的任免(1/2)
三天之后,陈飚公布了他对江东人事任免。步陟被任命为豫章太守,以龚都、刘辟为辅,治所柴桑,董袭为鄱阳县县令。
诸葛瑾为丹阳郡太守,雷薄、陈兰为辅,治所宛陵。朱桓任泾县县令、贺齐任黟县县令,韩当任歙县县令。虎林城以黄盖和秦松驻守,黄盖拱卫虎林城的安全,秦松负责继续筑城。张多从皖城调到秣陵来,驻守港口。
鲁肃任吴郡太守,甘宁、程普、张纮为辅,治所仍是吴县。吴郡是江东重中之重,陈飚只好把鲁肃和甘宁留在吴郡,鲁肃总揽大局,甘宁管兵。
三郡以吴郡为主,鲁肃为三郡之首。会稽郡不设太守,只委派县令,对已占据的各县实施管理。
在这个人事任免中,太守级别以上的,均为陈飚亲信之人,会牢牢把握四郡大权。原孙氏旧将,陈飚并没有完全采纳周瑜的主意,将其调离江东。原因很简单,都调走了,他找谁来镇守江东。只是,他仍将这些人分散,调离其原先驻守之地,其私兵也被收缴。
他把孙氏旧将任命为各县县令,其目的是对付山越人,因为丹阳郡的泾县、黟县、歙县都是山越人最聚集的地方。石城县筑虎林城,亦需重视。黄盖、韩当、贺齐、朱桓四人也受到诸葛瑾的节制。
在豫章郡亦是如此,董袭任鄱阳县县令,为的也是对付山越,他也要接受步骘的调遣。
陈飚估计江东旧将中必有人不满,但这是现实,降将的待遇不都是如此吗?如若他日,这些降将再立新功,则必有奖赏。
另外,张辽被正式任命为九江郡太守,仍有张勋、杨弘辅佐。在九江郡居巢湖边建立水寨,徐盛、吾粲负责建立并统率三千水军。
黄忠也被任命为江夏太守,仍是许乾为副,但陈飚把宋谦调了过去。鉴于江夏的地理位置重要,他还决定委派一个文臣过去辅佐黄忠,只是人选未定。
剩下的人全都跟随陈飚回庐江皖城,包括张昭、顾雍等。顾雍乃江东四大豪族之一,陈飚有意把他调离吴郡。
张昭此人,陈飚对他并不认可,虽然他主张投降,帮了陈飚不少忙。张昭投降,多半是为了私利,这无可厚非。
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陈飚可以接受手下人为私利做出的选择,可问题是张昭是带头的那个。这就让他很忌惮了。
陈飚想在庐江组建一个顾问团,专门为他出谋划策,或执行一些特殊的任务,张昭、顾雍、虞翻等都是其中之一。然而,鲁肃被暂时调到江东,周瑜又短时间内不能出仕,使得他在军事上少了个重要的能参与商讨决策的人。于是,他决定回皖城后,把陆逊调到身边,陆逊年纪十八岁了,在舒县也当了一年多的县令,到了该走到前台的时候。
他突然想到,历史上的江东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和陆逊都在他这里,那吕蒙呢?吕蒙出道应该是比较早的,为何到现在都不见踪影呢?只是,陈飚也没时间去多想这些。
在兵力上,他打算把攻江东收降的兵力约五千人全都带走,然后经过秣陵时,再带走其中的五千,只留下两千人镇守秣陵港口。
如此一来,收降的江东士兵基本上都被带走,与原孙氏旧将也已完全分开,也就不会留下隐患。
陈飚自己带入江东的以及后来招募的士兵,约两万人,除诸葛瑾留在宛陵五千外,其余一万五均由鲁肃和甘宁掌控。至于鲁肃、甘宁和诸葛瑾三人怎么协调兵力去对付山越,他就不插手了。另外,为了避免有隐患,陈飚还让鲁肃等人必要的时候统一在江东三郡招兵买马,但要注意控制数量,同时严禁太守私下招兵。
另外,他还接收了江东的造船厂,这造船厂位于丹阳县长江支流里,丹阳县在西汉时曾是丹阳郡的治所。这支流长约五十里,与长江主流之间有一个半椭圆的小岛,这里隐秘得很,且易守难攻。
如此一来,陈飚就等于有了三个造船厂,一个在丹阳县,一个在豫章鄱阳县鄱阳湖边,另一个小的造船厂在巢湖的。
安排好江东之事后,陈飚从吴县出发,向皖城进发。随行的除了自己的人之外,还有孙家遗留之人,包括在上虞的孙策之子孙绍。
十几天后,大军行军到秣陵,他亲自面见了贺齐,两人单独谈了一个多时辰。贺齐收拾好行装,去丹阳黟县当县令去。
陈飚等了几天时间,张多才到任,他又交代张多一些事情,让张多注意驻守秣陵港口。
随后,陈飚出发,乘船到丹阳县,顺路查看了一下造船厂,然后再过江,从濡须口上岸。十天之后,他回到了皖城。
回到皖城后,陈飚休息了几天时间,然后见了从柴桑和宛陵赶来的吕范、太史慈、蒋钦三人。如今孙氏败亡,三人也没有什么可眷恋了,很快就答应投效。事实上,三人能来皖城,就代表他们有投效之意。
让陈飚感到欣喜的是,蒋钦似乎好了许多,他也不再认为是自己造成宛陵丢失,从而导致孙氏败亡。后来,他告诉陈飚,当得知孙权刺杀孙策之时,他才真正释然,不再把孙氏当回事。
江东事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葛瑾为丹阳郡太守,雷薄、陈兰为辅,治所宛陵。朱桓任泾县县令、贺齐任黟县县令,韩当任歙县县令。虎林城以黄盖和秦松驻守,黄盖拱卫虎林城的安全,秦松负责继续筑城。张多从皖城调到秣陵来,驻守港口。
鲁肃任吴郡太守,甘宁、程普、张纮为辅,治所仍是吴县。吴郡是江东重中之重,陈飚只好把鲁肃和甘宁留在吴郡,鲁肃总揽大局,甘宁管兵。
三郡以吴郡为主,鲁肃为三郡之首。会稽郡不设太守,只委派县令,对已占据的各县实施管理。
在这个人事任免中,太守级别以上的,均为陈飚亲信之人,会牢牢把握四郡大权。原孙氏旧将,陈飚并没有完全采纳周瑜的主意,将其调离江东。原因很简单,都调走了,他找谁来镇守江东。只是,他仍将这些人分散,调离其原先驻守之地,其私兵也被收缴。
他把孙氏旧将任命为各县县令,其目的是对付山越人,因为丹阳郡的泾县、黟县、歙县都是山越人最聚集的地方。石城县筑虎林城,亦需重视。黄盖、韩当、贺齐、朱桓四人也受到诸葛瑾的节制。
在豫章郡亦是如此,董袭任鄱阳县县令,为的也是对付山越,他也要接受步骘的调遣。
陈飚估计江东旧将中必有人不满,但这是现实,降将的待遇不都是如此吗?如若他日,这些降将再立新功,则必有奖赏。
另外,张辽被正式任命为九江郡太守,仍有张勋、杨弘辅佐。在九江郡居巢湖边建立水寨,徐盛、吾粲负责建立并统率三千水军。
黄忠也被任命为江夏太守,仍是许乾为副,但陈飚把宋谦调了过去。鉴于江夏的地理位置重要,他还决定委派一个文臣过去辅佐黄忠,只是人选未定。
剩下的人全都跟随陈飚回庐江皖城,包括张昭、顾雍等。顾雍乃江东四大豪族之一,陈飚有意把他调离吴郡。
张昭此人,陈飚对他并不认可,虽然他主张投降,帮了陈飚不少忙。张昭投降,多半是为了私利,这无可厚非。
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陈飚可以接受手下人为私利做出的选择,可问题是张昭是带头的那个。这就让他很忌惮了。
陈飚想在庐江组建一个顾问团,专门为他出谋划策,或执行一些特殊的任务,张昭、顾雍、虞翻等都是其中之一。然而,鲁肃被暂时调到江东,周瑜又短时间内不能出仕,使得他在军事上少了个重要的能参与商讨决策的人。于是,他决定回皖城后,把陆逊调到身边,陆逊年纪十八岁了,在舒县也当了一年多的县令,到了该走到前台的时候。
他突然想到,历史上的江东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和陆逊都在他这里,那吕蒙呢?吕蒙出道应该是比较早的,为何到现在都不见踪影呢?只是,陈飚也没时间去多想这些。
在兵力上,他打算把攻江东收降的兵力约五千人全都带走,然后经过秣陵时,再带走其中的五千,只留下两千人镇守秣陵港口。
如此一来,收降的江东士兵基本上都被带走,与原孙氏旧将也已完全分开,也就不会留下隐患。
陈飚自己带入江东的以及后来招募的士兵,约两万人,除诸葛瑾留在宛陵五千外,其余一万五均由鲁肃和甘宁掌控。至于鲁肃、甘宁和诸葛瑾三人怎么协调兵力去对付山越,他就不插手了。另外,为了避免有隐患,陈飚还让鲁肃等人必要的时候统一在江东三郡招兵买马,但要注意控制数量,同时严禁太守私下招兵。
另外,他还接收了江东的造船厂,这造船厂位于丹阳县长江支流里,丹阳县在西汉时曾是丹阳郡的治所。这支流长约五十里,与长江主流之间有一个半椭圆的小岛,这里隐秘得很,且易守难攻。
如此一来,陈飚就等于有了三个造船厂,一个在丹阳县,一个在豫章鄱阳县鄱阳湖边,另一个小的造船厂在巢湖的。
安排好江东之事后,陈飚从吴县出发,向皖城进发。随行的除了自己的人之外,还有孙家遗留之人,包括在上虞的孙策之子孙绍。
十几天后,大军行军到秣陵,他亲自面见了贺齐,两人单独谈了一个多时辰。贺齐收拾好行装,去丹阳黟县当县令去。
陈飚等了几天时间,张多才到任,他又交代张多一些事情,让张多注意驻守秣陵港口。
随后,陈飚出发,乘船到丹阳县,顺路查看了一下造船厂,然后再过江,从濡须口上岸。十天之后,他回到了皖城。
回到皖城后,陈飚休息了几天时间,然后见了从柴桑和宛陵赶来的吕范、太史慈、蒋钦三人。如今孙氏败亡,三人也没有什么可眷恋了,很快就答应投效。事实上,三人能来皖城,就代表他们有投效之意。
让陈飚感到欣喜的是,蒋钦似乎好了许多,他也不再认为是自己造成宛陵丢失,从而导致孙氏败亡。后来,他告诉陈飚,当得知孙权刺杀孙策之时,他才真正释然,不再把孙氏当回事。
江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