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邸后,张温便吩咐排宴,想要好好款待一番自己的侄儿。

    本来他打算呼朋唤友,大摆宴席的,但有了张恒之前的提醒,便也只好作罢。

    吃完饭之后,张温又亲自给张恒安排住处。一顿收拾下来,时间便来到了晚上。用完晚饭后,张温便拉着侄儿来到了书房,准备和侄子好好聊一聊。

    张温在京为官数十年,极少回归故里,便情不自禁问了张恒一些穰县家族中的事情,张恒都一一作答。

    之后二人又聊起了当今的局势,和大多数人一样,张温也认为只要除掉董卓,这大汉江山就还有救。

    张恒自然是不同意这个看法的,却也不好反驳,只是附和着说了几句。

    就这样,伯侄二人一直聊到深夜。张恒见张温有些困了,便很识趣地起身告辞离开。

    等回到房间后,张恒却并没有睡觉,反而伏在案上,看着自己写下的那两个名字怔怔出神。

    刚才从伯父张温口中,张恒已经知道,徐荣上次回雒阳之后,并没有被问罪,只是闭门思过。而等到董卓率军出征之后,雒阳城防空虚,徐荣又被重新启用,担任了城门校尉。

    说起这个城门校尉,倒也是个很关键的官职。

    它和执金吾、北军中候相互制衡,却又互不归属,有统领京城禁军的职责。

    当然,如今雒阳姓董,兵权自然在董卓的弟弟董旻和李儒手中,但徐荣能被重新启用,这就代表他手中还是有些权力的。

    自己初入雒阳,两眼一抹黑,倒是缺了个帮手,徐荣正好合适。

    只是徐荣毕竟知道自己的身份,一旦他心向董卓,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所以这是一步险棋。

    张恒思来想去,也没下定决心。

    “也罢,就先试探一番,看看徐荣能不能争取再说。”

    ……

    当天夜里,一封书信被射进了徐荣府中。

    然后,正在熟睡的徐荣就被家仆唤了起来。

    家仆初时还以为是有人夜袭府邸,结果发现却是一封给徐荣的书信。

    出于谨慎,家仆并没有拆开,而是直接扣响了徐荣的房门。

    听到动静,徐荣从榻上爬起来,穿好衣服后来到外面,家仆便将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递上书信。

    望着手中的书信,徐荣脸上满是疑惑,可当他看到落款之时,整个人忍不住颤抖起来。

    因为落款正是四个字——卷县故人!

    张恒自然不会用自己的名字,不过这四个字,也足以让徐荣明白什么意思了。

    徐荣一见落款,心中便翻起了滔天巨浪,脑中不禁浮现出了那道白衣身影。

    子毅先生来雒阳了?

    这怎么可能!

    “今夜之事,尔等切不可外传!”

    徐荣对家仆下了禁令之后,这才转身独自走进了书房。

    小心翼翼地拆开书信,徐荣一看里面的内容,整个人顿时愣住了。

    因为信中内容只有一句话——卷县一别,甚是想念,诚邀将军明日城外相会。

    “子毅先生果然来雒阳了……”

    徐荣苦笑一声,当即将信件投入烛火内焚烧殆尽。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自己去,还是不去?

    张恒的谨慎他可以理解,但自己下一步该如何行事,徐荣却始终拿不定主意。

    董卓征战在外,子毅先生却趁这时候来到了雒阳,绝对有所图谋。

    去了,就等于把自己牵扯进其中。子毅先生必然要让自己办一些事情,不用想都知道是对董卓不利之事。

    不去吧,人家好歹对自己有饶命之恩。况且卷县一战之后,徐荣是发自内心的不想与张恒为敌。

    说白了,徐荣就是想骑墙摇摆。但张恒却不允许,非逼着他做出一个选择。

    而且张恒只给了徐荣一夜的时间考虑。

    ……

    荥阳。

    刘备立在城头,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看着远处董卓大军缓缓退去。

    没错,董卓又退兵了,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张恒走后不到五天,董卓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也是第二次进攻。

    这次和之前一样,打了十多天,也是无功而返。

    荥阳虽算不上天下第一等坚城,但城中人马不比董卓少多少,打不下来也是情理之中。

    当然,机智如董先生,自然也想过其他办法,比如诱敌出战,想再复刻一波上次大胜关东联军的战绩。

    只要关东群寇肯走出来,那还不是任自己揉捏。

    可很快,董先生就失望了。

    他派人往城下叫骂,可这些士卒刚刚靠近城墙,还没来得及张嘴,就被张辽命弓弩手乱箭射死。

    第二次董先生学聪明了,派人在弓箭射程范围外叫骂。

    但这时代又没有大喇叭,两百步开外叫骂,对面莫说声音了,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于秋陨S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于秋陨S并收藏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