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喜欢的掌声缓缓落下后,老人继续用洪亮的声音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金乌一号的成功,也离不开我们一直以来对可控核聚变的坚持和探索……”

    现场许多人听到这段后,脸色都不由微微一变。

    因为这显然不是对康驰的再次总结,而是下一位获奖者的铺垫词!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感到有点离谱和不公平……

    “……东方超环不但始终在国际可控核聚变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其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金乌一号成功点火的关键,同时庐州等离子研究院也在金乌一号项目中,主动承担责任,助力研发工程的迅速推进……”

    老人停顿了片刻后,才继续表情庄重地宣布道:

    “第二位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是来自华科院庐州等离子研究院的——钟维坚院士!”

    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顿时就汇聚在了钟维坚的身上,

    而钟维坚此时也是一脸懵逼,

    今年的两个名额,竟然全都给了可控核聚变?

    老实说,如果没有康驰的突然加入,时间再过个几年,他确实有可能是这个奖项的有力竞争者。

    但在康驰的带领下,可控核聚变已经被提前点燃了,

    而康驰在整个金乌一号的领军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他拿奖绝对没有任何人有意见。

    因此包括钟维坚在内,所有人都以为,在康驰摘下这份至高荣耀的同时,也意味着钟维坚和可控核聚变这枚科学桂冠,基本已经无缘了……

    但谁能想到,国家不但把这份荣耀给了他,还是直接一年同时给!

    哪怕现场逐渐开始响起热烈的掌声,也依然让钟维坚感到有些不敢相信……

    就连康驰,对于这個结果也感到十分意外。

    不过很快,他就领悟到了领导这个决定的背后,其实有几个非常关键的原因。

    首先,可控核聚变的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本身就有包揽两个名额的资格,这是一切的基础。

    第二,则是钟维坚本身是否有这个资格。

    这点其实也是毋庸置疑的,

    东方超环一直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哪怕这玩意最终失败了,其对等离子体研究,也能极大地促进多个学科和领域进步,何况如果没有康驰加入,估计磁约束路线至少还得继续走十几年,才能摸到真正的瓶颈,到时候钟维坚很可能已经退休了。

    哪怕没有退休,能够在一个技术路线上完成试错,证明它真的不行,其实也是一种巨大的科学成就。

    就像贝尔不等式被证明不成立,就是一种试错成果,同样能拿到诺奖。

    因此在退休之前,他完全有可能,也有资格凭借着毕生功绩,评上这个奖项。

    再加上康驰设计金乌一号的时候,也确实吸收了国内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大量经验,金乌一号完全是站在东方超环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才能以这么快的速度获得成功。

    而这些经验,钟维坚绝对功不可没。

    最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其实这是继续给康驰造势,以及给他一个‘台阶’。

    试想一下,如果今天第二位获奖者不是钟维坚,那不出意外的话,他可能此生都和最高科技技术奖无缘了……

    这样的结果,哪怕钟维坚本人没意见,但其它人呢?

    如果康驰以后要搞其它领域的研究,大家会不会因为觉得他的加入,会抢走所有人的功劳,因此而对他产生一些顾忌?

    但现在钟维坚也直接获奖了,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可以让所有人都明确地知道,康驰的加入非但不会抢他们的桃子,反而可能加速他们积累学术功绩。

    所以这就是在给康驰以后的道路彻底扫除障碍,他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变成学术界最受欢迎的人。

    当然,这个决定付出的相应代价,就是可能会让今年的有力竞争者有些心里芥蒂。

    其实如果康驰早点说出关于月球采矿,和第二代可控核聚变的畅想,领导可能还会等到钟维坚帮康驰搞出第二代核聚变后才给他这个奖,这或许才是最好的结果。

    但康驰又不是先知,甚至哪怕知道了,该怎么说他还是怎么说,也犯不着卡着人家钟院士,两人一起上台领奖也挺好的。

    “牛逼,一个科研项目,竟然包揽了两个高科学技术奖!”

    “毕竟是可控核聚变啊。”

    “真·可控核聚变元年!”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只要康总愿意带我飞,做只鸡我也愿意啊。”

    “犬的位置麻烦留给我!”

    “……”

    就在网络上的网友对此议论纷纷的时候,大会现场的人也都缓缓地停下了双手。

    虽然他们都有种强烈的讨论冲动,但受到现场庄重的氛围影响,没人真会在这个时候发出异议。

    按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五星造事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星造事包并收藏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