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爱卿觉得,还有什么特权可以赏赐给丞相呢?”刘协在深思片刻之后,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但话语之中已经略有愠怒之感。

    在他看来,华歆已不像方才那般让他觉得忠诚,因为华中丞,似乎在以礼数咄咄逼人,若是不允的话,恐怕满朝文武都会有怨言,他的话就是此意。

    “应当加封爵位,再允许丞相在宫中可赐天子车驾,走司马门入宫,以此有别于百官,彰显其这些年为大汉立下的威德。”

    大殿之上,陷入了长足的沉默,就连在稍外之处驻守的那些卫士,都侧目而视,余光打量华歆背影,如此进言实在是太过惊骇,居然敢在朝堂之上这般和陛下说话。

    而且,还是这等大逆不道的话……

    上一个,使用天子车驾的,还是董贼,现在董贼的尸骨都已不知腐烂在何处去了,只怕是坟头草都六尺多高了,华中丞当真是……忠于丞相也。

    但是,殿上却是出奇的安静,刘协在走动了几步之后,回到了自己的主位上,低头沉思着,整个人都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抬起头来,道:“华爱卿此言,是你心中所想,还是文武百官皆认为如此?”

    华歆双眸一凛,沉声道:“回禀陛下,乃是微臣自己认为,但微臣觉得,恐怕满朝文武,都这么认为,但自古以来,明君与能臣相处和谐,令朝堂蒸蒸日上,便是因为彼此付出,相互顾及,亲如一家,方才会得朝堂安定。”

    “你的意思是,要朕主动在满朝文武面前,提出赏赐?”

    刘协怒极反笑,目不转睛的盯着眼前的华歆,眼中甚至已经有了杀意,这种触怒天子的进言,他万万没想到是一位很少在自己面前表露心迹,也很少在朝堂之上说话进言。

    朕才刚刚对他产生好感,却没想到是这么个结局,此人真是……

    刘协深吸了一口气,他现在不知道如何回应,但却很急切的想知道其他人的看法,若是真的文武百官都是如此,那丞相岂不是也有董贼之心?

    难道说,冀州贼首灭后,待他攻破邺城,击退了袁绍,就是朕的死期吗?!

    刘协的心中忽然感觉到了一丝恐惧,他感觉以曹操的威势和功绩,极有可能最后会跨出这一步,走在和袁绍、袁术、董卓等人相通的道路上。

    而每当自己危急之时,就会想起一位在生死危难之中酒驾的英武青年。

    白马银枪、黑袍飘扬,一骑可当千。

    “伯常……”

    刘协后悔不已,他当初听信了谗言,将张韩贬谪到了关隘去驻守,现在想要将人调任回来,何其难也。

    至少也需要个合理的理由才行。

    “好,朕知道了,爱卿请回去吧,朕这几日好好想想。”

    “请陛下三思。”华歆抱了抱拳,面带微笑的拱手而下,转身离开了大殿。

    但走了不久,就有人追了上来,靠近其身侧,又加紧几步和他同行,华歆转头看去,乃是杨修在侧,正在对自己微笑,于是微微欠身道:“杨侍郎,今日你也来面圣了?”

    “不是,”杨修摇了摇头,道:“我自军中回来,跟随中郎将任职,管辖办理南临县的钱财拨调之事,在等陛下传话,方才听见华中丞慷慨陈词,实在是令在下心生敬佩,故此跟随而行。”

    “哦?”华歆对他一笑,淡定的道:“德祖这是在讥讽在下?”

    “并非如此!”杨修面色整肃,背手道:“只是,不知这是丞相的意思,还是华中丞自己进言?”

    “丞相并未说过,”华歆干脆利落的回答道。

    “那就不对了,”杨修的态度顿时强硬了许多,“丞相都未曾要以功绩换取此特权,你就直接上朝堂逼迫陛下,岂不是害了丞相?华中丞是何居心?”

    他说到最后,已经略有厉声之感,不等华歆回答,他接着道:“我在三十日后,会督运粮草再去前线,此时若是告知丞相,必定让他知晓此行之害处所在。”

    华歆面色转冷,有些寒意的笑道:“呵呵,不知杨侍郎看出了什么,这有何害处?”

    “丞相以至德自居,效法的是当初的周文王,此乃是圣贤先师之一,而今华中丞所行之事,乃是陷丞相于不义。”

    “有道理。”华歆点了点头,但依旧不以为意,并没有因此而害怕担忧,就好像杨修的话并没有让他感觉严重似的。

    “德祖跑来我身旁,便是为了告知我这些事吗?”华歆转头笑道,仿佛有些高深莫测的看着他。

    杨修摇了摇头,不知道怎么回答,但还是问道:“为何选择这个时候来进言此事呢?”

    他不理解,如果说日后大胜,应该还是有机会再慢慢来说,那时候陛下或许还能好接受一些,毕竟也是大胜归来,而且整个北方都已经完全回归到了汉廷的治下。

    华歆乐和和的摇了摇头,“不是这么论的。”

    “我现在说了,不光是为自己取功,同时他人也不必再来掺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天四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天四包并收藏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