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回信允许。

    此事就此揭过,以曹、张两人得了军马钱粮告终。

    当然,擦屁股的还是刘协,确切的说是刘协的“天子身份”,让刘氏这宗亲也不敢明里与现在的汉廷对着干。

    张韩上书朝廷大力发展工事,招募匠人,以兴土建、军械二事,同时加派人手,依靠颍川数条河流,达汝南、南阳,乃至是庐江。

    这样的话,整个许都的繁荣,可以通达到扬州,而扬州的底蕴以及丰富的物产,都可能传输到许都来。

    这条渠道,无论是否曲折,一旦打通便是带来整个境内无比繁华的境地。

    而张韩,只是在这个庞大长远的提议之中,攫取了一瓢而已。

    真正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君侯瓢得好!!”

    南临山大营之内,文武听闻张韩的话后,均露出了兴致勃勃的笑容。

    张韩要得了军资军粮调往南临山,可招纳五百名匠人,广招贤才,资金雄厚,功绩不菲,可谓无论是否有成果,南临山大营此后诸事都绝不需要花销太多,还能随意扩招。

    而且,营中还多了七百五十匹战马,可以让张韩操训骑兵。

    “子龙,训练新任黑袍甲骑的事,就教给你和高顺了。”

    “文和先生则是督打造军备诸事,先行把所得全部用来打造黑袍军的甲胄、马具,不需担心用度过多。”

    “那,工造之事……”贾诩有点不明白张韩的想法。

    张韩微微一笑,道:“这个倒是不必担心,朝廷命我开设匠人营地,不过是想要在军备上有进展、成果而已,我心中有很多想法,可以省下来许多用度。”

    “我们得调拨约万金的钱粮,这些钱财用于数千人的大营都已足够,以后只需在功表陈情上稍加改变就行。”

    贾诩咋舌道:“若是如此,不经查啊,校事府盯您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说不准哪日就彻查了。”

    张韩低头想了想,道:“这查出来,惩处你觉得会如何?”

    “按现在重刑罚之事,可能会以瞒报谎报之罪罢黜官位。”

    “那行,就这么干吧,只要拿得出让人信服的成效,我岳父和天子都会理解的,多出来的钱就当是赏赐了,又怕什么?”

    “什么意思?!你们这话是什么意思?!君侯你——”赵云在旁边听得心惊肉跳。

    你还直接问惩处是什么?!这怕不是从一开始就想好了要违反禁令,直接就奔着责罚去了。

    这人对自己都能这么狠?

    君侯考虑事情好像不是对与不对,是先看看罪责能不能承受,如果可以的话,他就会冒险不尊军令,从中谋利!

    这不还是提心吊胆的日子吗?

    “诶,子龙子龙,不必担心,君侯肯定有他的道理,”典韦连忙拉住赵云,沉声说道:“这么多年,俺就是这样过来的,你看俺出事了吗?”

    “典兄长,如此恐非君子所为,应当谨遵军令,或者与上通报,得允诺方可,否则我营中占据了太多军资,为人非议呀。”

    “没有人会非议,”贾诩也转头来劝赵云,面色板正的道:“子龙乃是儒雅之将,心中尊奉正理自当是理所当然,不过打造非常之军,自要立非常之功,若是坐享其成则为罪,若是能者多得,则不为罪,子龙身为将军,应当将此当做鞭策,日夜操训,上战场后为大汉立功才是。”

    “先生,此言确也有理。”赵云皱着眉头松了口气,思索着贾诩的话,不住的点头。

    我竟然不知道怎么反驳,而且还觉得心底里有一股劲。

    还真想以后立功来补君侯这个坑……如此隐患,也只有用功绩来弥补了,这样才能确保我们万无一失,不会有人遭到责难。

    想到这,他偷偷看向了高顺。

    而高顺本在一旁默不作声,看到赵云的眼神后,目光挪向了别处,就好似是没眼看一般。

    啧,他好像已经屈服了……

    典韦在旁也偷看了赵云,却是在暗暗点头,因为他方才瞥见了赵云想要立功填坑的斗志。

    这就对了,俺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不立功一点安全感没有。

    现在俺……已经变了。

    子龙,挖坑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贾诩面向张韩,颇为担忧的说道:“不过君侯,若是得了这么多朝廷的资助,恐怕一般的进展,不太能服众。”

    “至少要如同当年溪井、改良龙骨水车那等器具,方才能让朝堂不敢有异议。”

    贾诩担心张韩做不到,或者心中有所设计,但是却达不到要求,最终还是要被问责,虽然不会有事,但责罚是肯定少不了的。

    “哼哼,”张韩轻松的一笑,“相信我,山人自有妙计。”

    在场之人听到这话,面面相觑,彼此相看数眼,将信将疑。

    只有贾诩凑到近前来,轻声道:“您这家大业大的,就别自称山人了吧。”

    “怎么了?这山是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天四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天四包并收藏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